不过,IOC另一名前营销主管伯恩斯表示,虽然法国国内的政治动荡确实会给奥运会的安全规划增加难题,但政府对此应该有预案。他对法国安全部门有信心,"法国当局在处理公众骚乱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对于即将到来的奥运会,法国政府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以强化安全保障和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从技术角度来说,内政部在巴黎部署了先进的监控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确保实时发现各种安全威胁。此外,奥运村及比赛场馆周边区域已增设了多个检查点,以严格控制人员和车辆进出。法国政府还与多国情报机构加强合作,以交换信息和协调对恐怖活动的预防措施。
至于可能发生的政府换届,伯恩斯和佩恩都认为,会有新部长上台,但这不会对奥运会产生影响。佩恩强调,奥运会中所有涉及政治家的重大决定,如基本建设、场地选址、环境规划等,很久以前就已经决定了,现在已经到了奥组委等发挥主要作用的时候。
"30多年来最复杂、最敏感的国际局势"
法国人顾拜旦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起人。现代奥运会出现以来,法国已顺利举办五届奥运会,包括1900年巴黎夏季奥运会、1924年巴黎夏季奥运会等。可以说,法国有着丰富的奥运承办经验。不过,在许多法国民众看来,法国因举办奥运会而面临的挑战远超以往,其中之一就是国际地缘政治冲突。 "从俄乌冲突到巴以局势,奥运会之前的地缘政治局势,构成了30多年来最复杂、最敏感的国际局势。"佩恩这样说。据"德国之声"6月24日报道,巴勒斯坦奥委会主席拉朱卜希望禁止以色列参加奥运会。他在接受该媒体采访时第一次明确提出这一要求,强调以色列违反了《奥林匹克宪章》,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中在加沙地带杀害了大约300名运动员和体育官员。拉朱卜还表示,加沙的所有体育设施都被摧毁,一些体育场馆被用作"逮捕和调查的中心,以及以可耻的方式羞辱人民的中心"。以色列奥委会主席阿拉德拒绝了"德国之声"的采访请求。
据媒体报道,阿拉德此前透露,该国计划派大约85人参加巴黎奥运会,而巴勒斯坦预计将有6至8人参加。法国政府支持以色列参加奥运会,但一些亲巴勒斯坦的抗议者近期聚集在巴黎奥组委总部附近,要求禁止以色列参加比赛,紧张局势继续升级。《耶路撒冷邮报》7月2日称,随着巴黎奥运会的临近,包括NBA前球星阿卜杜勒·瓦哈德等在内的一些人士认为,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以及白俄罗斯都被禁止参加奥运会,但以色列没有被"一视同仁"。
国际奥委会此前宣布,俄罗斯、白俄罗斯运动员必须以"中立"身份参赛,并被禁止参加于7月26日举办的开幕式运动员游行,奥运会比赛现场也将不会奏响两国国歌。据俄媒4月报道,由于各类限制,最多有55名俄罗斯运动员能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尽管俄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但仍未宣布抵制本届奥运会。不过,俄罗斯柔道联合会在6月底发布的一份新闻稿中,宣布决定抵制此次赛事。乌克兰《基辅独立报》报道称,乌体育部及奥委会建议该国运动员在奥运会期间与俄罗斯、白俄罗斯运动员保持距离。这说明双方在奥运会举行之前就已经出现剑拔弩张的态势。
为缓和紧张氛围,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期提出在奥运会期间实现"奥林匹克休战"的构想,赢得了包括中国和国际奥委会在内的多方支持。奥运停火愿望能否达成尚不明朗。俄方此前表示,基于俄运动员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莫斯科将不会响应上述停火呼吁。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所长李超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奥运会作为展现人类团结和国际合作的契机与平台,理应保持其中立性、公益性,但正因其巨大的全球影响力,也屡屡被用作政治博弈的工具。无论是将政治恩怨施加于运动员身上,还是借奥运会制造事端以达成某种政治诉求,都不符合奥林匹克精神,也应受到谴责和反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永升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巴黎奥运会被政治化可能很难避免,但马克龙政府会尽可能将这一政治化程度降到最低。法国在外交方面的能力突出,能够把握好国与国关系的分寸,相信法国有能力处理这些问题。
"将是一场愉快的盛会"
"我有责任让奥运会成为所有法国人民庆祝和团结的时刻。"埃斯坦盖表示,虽然一切尚未完全准备好,但奥运会正变得越来越具体,法国民众对此感到兴奋。这位法国体育官员认为,法国有能力应对各种挑战,巴黎将利用奥运契机向世界展示法国最美丽的面貌。他否认法国国民议会选举结果或潜在的政府更迭会影响奥运会的举办,认为奥运会采用的"国家、大区、市、奥组委以及社会"的共同治理模式能够有效应对政治变动的干扰。
奥运会有望为巴黎地区带来积极经济影响。巴黎一家酒店的经营者奥利维尔对《环球时报》特派记者表示,巴黎市区奥运会期间的酒店"一房难求"。5月以来,他经营的酒店预订量达到去年同期两倍,"奥运让法国经济重现活力"。
法国利摩日大学体育法律和经济中心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从中长期来看,奥运会将为法兰西岛大区带来近90亿欧元的经济效益,建筑和旅游行业将成为最大受益者。巴黎工商会主席马琳鲍姆认为,奥运会将留给法国长远的经济遗产,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巴黎地区带来大量就业机会。作为巴黎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文化娱乐业也将从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受益。
"这将是一场愉快的盛会。"伯恩斯对法新社表示,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和国家知道,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来这里参观,这种程度和强度即使对巴黎这样的全球旅游城市来说也是不同的。他以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为例说,当时举办国整个国家突然停止了对奥运会的抱怨,在整个奥运会期间成为奥运的宣传者,就连出租车司机、服务员和记者这三类"舆论晴雨表"人群也不例外。"大联欢的派对不会被破坏,派对还会很美丽。我会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说:'来吧,因为巴黎是一座永远自由的城市。'"巴黎市长伊达尔戈对奥运会的顺利举行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