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分析称随着最近中国加强同美国等国的外交协商,中韩关系有可能转换氛围(2)

2024-05-14 14:07  环球时报

韩国成均馆大学成均中国研究所所长李熙玉日前和外国驻韩记者座谈时说,韩国从2008年李明博政府时期将韩中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后朴槿惠政府和文在寅政府一直使用这一关系定位,但尹锡悦政府上台以来较少明确提到这一表述。2023年11月,王毅在韩国釜山出席中日韩外长会期间会见时任韩国外长朴振。双方确认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定位,愿持续沿着这一方向向前推进。

"韩中经贸关系从互补转向竞争"是一种误读

赵兑烈13日一早从韩国启程,到达北京后首先与在华韩企负责人举行座谈会。据《韩民族日报》报道,他在致开场白时称,由于中美之间以尖端技术为中心的竞争加剧以及地缘政治不稳定因素,近期外部形势非常困难。韩中之间高度相互依赖,是推动两国经济实现同步发展的原动力,但反过来也具有相应的潜在风险。赵兑烈称,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韩中两国经贸关系也从过去的互补性关系逐渐转变为竞争性关系,这对韩国来说是严峻的挑战。韩国外交部将与企业团结一致,积极开展"经济外交",为在华韩企可预期的商业活动全力以赴。

据韩联社报道,在华韩企代表、希杰集团全球副总裁、中国区(CJ中国)总裁尹道瑄表示,尽管存在(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矛盾和新冠疫情等利空因素,但中国市场过去30年惠及两国经济,坚信未来30年双方也能制定共赢的战略,并呼吁韩国政府积极与中国高层人士交流沟通。报道称,现代汽车、三星中国、大韩航空、SK中国、HD现代INFRACORE、友利银行、LG化学等企业负责人出席座谈会。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郑继永13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韩中经贸关系从互补转向竞争",是一种误读,是从政治角度来思考经济问题,有把经济问题安全化的倾向。近十年以来,中国一些产业发展迅速,优化升级快,所以韩国的相对优势不像以前那么明显。但除此之外,中韩经贸关系的调整,与美国主导的在全球范围内与中国经济"脱钩"有关联。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中方,更多是因为韩国追随美方针对中国的一些措施,或者说不得不屈服于美方压力导致的,它的连带性损害比较大。因此,韩国外长的说法只是看到了事情的表象,并没有说清楚问题的本质。

中韩关系应"排除干扰"

彭博社13日称,这次中韩外长会是在美中"芯片之争"加剧的背景下举行的,预计美国的半导体出口政策是会谈的议题之一。近年来,华盛顿竖起了一堵墙,以阻止北京获得最先进的半导体产品,拜登政府争取盟友对中国制造先进芯片所需的尖端设备实行出口管制。

郑继永认为,应该说相当一部分韩国企业的未来在中国,因为中国有巨大的市场,为韩国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中韩经贸目前仍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未来在很多领域都可以开展合作。

韩联社称,中方多次呼吁中韩关系应"排除干涉",似乎是对美国将韩国拖入与中国战略竞争的供应链重组进程的警告。虽然现在判断韩中关系是否会升温还为时过早,但有分析认为,至少双方对于管理关系以防止冲突的必要性有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