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宣称,中俄密切交往触及美国“红线”和“核心战略利益”

2024-04-10 15:0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中方此前曾多次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然而,美方的一系列言行不但没有理解"核心利益"和"红线"所代表的真正重要意涵,如今甚至有人还将这一严肃措辞进行胡乱套用。

当地时间4月9日,频繁参加智库活动的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在同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NCUSCR)会长史蒂夫·欧伦斯(Steve Orlins)对谈时,竟声称中国和俄罗斯发展更密切的关系可能会跨越美国的"敏感线",即美国"最核心的战略利益"。

香港《南华早报》4月10日报道认为,坎贝尔此言如同引用了其所在部门美国国务院经常从中方那里听到的词语--"红线"和"核心利益"等词,将中俄密切交往对于美国,类比像台湾问题对于中国那般"敏感"。

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参加同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访谈活动 视频截图

据报道,坎贝尔是在被问及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近期访问中国的问题时,发表这番言论的。

"对于美国来说……从历史上看,我们最重要的使命是维护欧洲的和平与稳定。"这位美国国务院"二号人物"继而声称:"我们试图向中方对话者表明的一点是,这是我们的'战略利益'。这是'最核心的问题',而中方正以一种他们认为我们不完全理解的方式介入。"

坎贝尔提及俄乌军事冲突,渲染"中国已决定在机器设备、联合使用能力和各种能力方面提供必要资金,基本上可让俄罗斯重新装备起来",并声称其团队"已直接告知中方,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将对美中关系产生影响"。

他还声称:"我们不会袖手旁观,说一切都很好,例如,如果俄罗斯继续进攻并在乌克兰控制土地,这将改变欧洲的力量平衡,坦率地说,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是不可接受的。"

此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曾回应称,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和当事方,没有向冲突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装备。我们没有也不会做从中渔利的事情。其他国家不要抹黑攻击中俄正常的国家关系,不要损害中国和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更不要无端向中方甩锅推责,挑动阵营对抗。

《南华早报》提到,应中方邀请,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于4月8日至9日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在此期间,中方表示愿同俄方密切双边沟通,以平等、开放、透明、包容的精神团结"全球南方"国家,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有力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俄方也表示愿同中方认真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加强双边和多边协作,同其他"全球南方"国家一道,加强团结合作,为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作出贡献。

而反观另一边,坎贝尔当地时间4月3日就已现身其参与创办的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为本周即将举行的美日领导人会晤和美日菲领导人会晤"预热"。他还试图为"AUKUS"等美国发起的所谓安全合作辩解,声称美军需要与盟友合作生产武器,为此又把中俄搬了出来,渲染称在中国的经济支持下,俄罗斯"几乎完全重建了军事力量",突显出欧洲与印太地区"威胁"之间的紧密联系。

报道指出,坎贝尔发表上述言论之际,中美两国正进行一系列高层双边接触,双方在一些似乎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上仍"相互对峙"。

4月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此次访华期间,多次就中国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及其可能对美国劳动者和公司产生的影响表达关切,称美政府将推动中方改变对美就业构成威胁的产业政策,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称,中国财政部负责人已详细介绍耶伦财长访华的情况,对于所谓"产能过剩"的问题也作出了回应。我想强调的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判断产能是否过剩,要从全球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潜力来看,供需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往往是常态。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还要依靠市场按照价值规律进行调节。将产能等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违背经济规律,不利于本国产业,也不利于世界经济稳定发展。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