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认为,该研究为肤纹与人体其他表型与疾病的关联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有望打通宏观与微观表型的联系与作用机制,使"看手相识疾病"成为可能。
目前,研究团队正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医疗机构合作,希望将相关研究成果尽早运用在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的早期筛查中,实现早诊断、早治疗。
"这是人类表型组研究的经典案例,很好地体现了人类表型组学作为一种新范式,具有创新策源的重大科学意义。"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说。
目前,来自不同机构的中国科学家团队经过通力合作,基于复旦大学在上海开展的800余人、每人测量近3万个表型的队列研究,已经初步绘制出全球首张"人类表型组导航图",发现了150余万个强关联,其中跨领域强关联占39%,大部分是科学界首次发现。
"这张'导航图'为科学界带来了海量的'问号',等待科学家进一步研究、破解。"教授说,"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