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成归国后,黄循财进入了新加坡公务员行列,开启14年的公务员职业生涯。
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律副教授兼前管委议员 陈庆文:
"他的兴趣爱好在很多方面能够让他与人亲近,人们看到他就像看到自己一样。"
4
虽成长经历不同,但黄循财和前几任总理一样,都是华人后裔。
黄循财的父亲出生在中国海南,后移民新加坡。虽在全英文环境下长大,但如今黄循财已经可以用多种语言和各国政商界代表交流。
2023年8月,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新加坡会见时任新加坡副总理的黄循财时,黄循财以一口流利的中文回应。
2023年12月,黄循财亲自挑选了11名包括教育、卫生、通讯等关键部门的高级官员,率团访华,与中方洽谈免签等事宜,希望能够在经济、贸易、投资等多个领域都与中国加强联系,表达了深化双边合作的强烈愿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直言看好中国未来的发展。
时任新加坡副总理 黄循财:
"不要低估中国人天生的进取精神,他们非常有资源,他们决心为自己争取更好的生活。千万不要低估中国人民的巨大动力和活力。"
在2011年正式步入政坛前,黄循财先后在贸工部、财政部、卫生部任职,也曾担任李显龙的首席私人秘书、掌管能源市场管理局。当选国会议员后,他曾任国防部兼教育部政务部长;文化、小区及青年部长;国家发展部长;教育部长等职,历练丰富且多元。
马来西亚太平洋研究中心 首席顾问 胡逸山:
"黄循财上台之后,其实在上台前可能都在慢慢地在进行一些所谓'吉他外交'了。"
5
谦卑、亲民的人设,以及对不同文化的尊重态度,让他在民众间的评价颇高。其实黄循财并不是李显龙接班人的第一人选。新加坡第四代领导团队的交接之路也可谓是"一波三折"。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世界秩序按下了暂停。就在此时,黄循财临危受命,担任跨部会抗疫工作小组联合领导人之一。
凭借着轮岗7个政府部门积攒的丰富经验,他不仅将新加坡防疫政策解释得十分清楚,而且在限制流动、出入境管理等措施上广受好评。
度过疫情肆虐,新加坡内阁又刮起政治风波。原定为下一任总理接班人的王瑞杰致信李显龙,以年龄和健康为由,提出请辞第四代领导人及财长职位。
谁将取代王瑞杰成为"4G领军人"的讨论,持续不断。
此时,已在公众面前崭露头角,以稳健的领导风格和对细节的精准把握备受好评的黄循财,在接班人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
2024年4月15日,新加坡总理公署正式宣布,黄循财将于下月15日起担任新加坡新任总理。
6
从"幕后"走向"台前",黄循财这位"草根精英"上任后的挑战之一,便是来年的新加坡大选。
黄循财所在的人民行动党自1959年成为执政党以来一直执政到现在,已持续65年。但行动党曾在2020年大选中得票率大跌,反对党取得有史以来最佳成绩。
2025年的大选结果如何,犹未可知。
当下,摆在人民行动党和黄循财面前的,还有去年爆发的新加坡政治丑闻。2023年,同属于行动党的交通部部长易华仁、国会议长陈川仁分别被爆出贪污与桃色丑闻,这在以廉洁著称世界的新加坡引起轩然大波。如何处理政治丑闻,事关人民行动党在民众中的信任度。
深圳大学大湾区-东盟研究中心教授 新加坡研究中心主任 吕元礼:
"新加坡在处理有关于政治人物风波的时候,都是所谓的'快刀斩乱麻'的方法,把事情加以公布。当事人如有官职在身,一般就会辞去。"
作为东盟的"心脏",新加坡新总理的选择,也影响着东南亚各国的外交立场。在国际局势日益紧张的背景下,新加坡在中美角力上如何自处,或将成为黄循财任内的另一大挑战。
2023年10月举办的"亚洲前瞻峰会2023"上,李显龙就曾提到过,东南亚不会因中美竞争而分裂为两大阵营,也谈到当下台海局势受中美关系所影响,他指出"一中原则"是维持现状的基础,若将"一个中国"问题看成善与恶的问题,将导致危险的后果。
时任新加坡副总理 黄循财:
"最终,我们的决策是基于我们自身的利益,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是亲中或亲美的,只是意味着我们是亲新加坡的。"
自建国以来,新加坡一直在两岸关系上扮演重要桥梁。从1993年的"汪辜会谈"到2015年的"习马会",都在新加坡举行。
5月6日,黄循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加坡不是美国的盟友,美国的"小院高墙"将会导致经济领域的技术分岔,最后会祸及全世界。并且台湾地区的情况也与乌克兰存在本质区别。新加坡长期坚持"一中"政策,反对"台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