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入伏,今年是60年一遇的“热伏”还是“冷伏”?农谚咋说

2024-06-18 09:09  头条

俗话说"热在三伏",按照正常的天气规律,伏天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今年7月15日入伏,是60年一遇的"热伏"还是"冷伏",看看农谚咋说?

"早入伏凉飕飕,晚入伏热哄哄"

意思是入伏的时间早,那么伏天就会很凉爽,入伏的时间晚,那么伏天的气温就会非常高,这是因为入伏早的话,立秋也早,这样中伏的时间就会相对较短,热天少,伏天就是"冷伏",古人把入伏的时间在农历五月为早入伏,农历六月为晚入伏,而今年入伏的时间在农历六月初十,属于晚入伏,可见今年伏天大概率为"热伏"。

"伏里多雨,囤里多米"

意思是伏天雨水多,庄稼长得好,到时候收成就好,囤里的粮食就多。这也从侧面说明,雨水多的伏天,温度可能不会太高,对咱种地的人来说是好事儿。

"公伏凶,母伏爽"

民间除了有"早入伏"和"晚入伏"的区分之外,一些地区还有"公伏"和"母伏"的区分。"凶"指的是炎热,"爽"指的是凉爽。

而"公伏"和"母伏"的判断方式,也是根据入伏当天的农历时间来定。查看当天的农历时期,如果"日数"是奇数,则被称为"公伏",相反,如果是偶数,则被称为"母伏"。

古人把奇数(单数)为阳,偶数(双数)为阴,而阳又有"公"的说法,阴又有"母"的说法。

今年7月15日入伏,农历六月初十,"十"为偶数(双数),因此,今年三伏天属于是"母伏"。

再按照"母伏爽"的说法,今年三伏天期间或比较凉爽一些,没有那么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