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三,援助。
在讲话中,拜登把调子拔得很高,称将与东盟"共同解决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
美国准备投入多少资源?拜登宣布,过去一年,美国政府已宣布为与东盟合作的新举措提供了超过2.5亿美元;2023年,美国将为东南亚提供8.5亿美元的援助。
有媒体做了比较--美财政部长说,自今年2月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对乌克兰的经济援助总额将达130亿美元;外媒统计称,美国对基辅的财政支持总额早已超500亿美元;自拜登就任总统以来,美国已经承诺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超过193亿美元。
更尴尬的是,就连拜登在峰会上大谈特谈的8.5亿美元援助这一数字,在随后白宫的实录中竟被"打了折扣"--改为了8.25亿。
白宫网站实录截图
拜登在会上强调,这是他参与的第三次峰会、第二次亲自出席,"证明了美国对与东盟关系的重视,以及对东盟中心地位的承诺"。
事实证明,华盛顿的类似承诺恐怕只是口惠,而"东盟中心地位"的说法到底有没有诚意,看看今年5月的美国-东盟领导人峰会就知道了。
当时,美国方面多次无视东盟提议,时间表一改再改,引发东盟国家不满,峰会从3月推迟到5月。等到东盟国家领导人千里迢迢赴美,美方竟称总统"太忙",没有安排拜登与东盟各国的双边会谈。
那次峰会的"成果",连美媒都看不下去了,称美国宣布向东盟提供微不足道的1.5亿美元,还要10个成员国来分摊。但这一援助却被美方当作重要成果大力宣传,所谓的"深化美国-东盟关系"似乎很没有说服力。
其实,就连这1.5亿也有猫腻,其中的40%用于拓展海上合作,许多合作倡议都涉及美国海岸警卫队,包括增派海岸警卫队人员和舰艇到印太地区等。
拜登11月12日在东盟-美国峰会上发表讲话。图源:视觉中国
除了上述被嘲笑的1.5亿,回顾美国近来在东南亚的一系列动作,"东盟中心地位"的口号喊得很响亮,但行动却处处是"美国优先"。
--今年5月,拜登宣布提名约哈内斯·亚伯拉罕为美国驻东盟大使,此前这一职位已经空缺了5年之久,美媒称这一任命只是拜登政府"试图证明其对该地区的承诺"而已。
--自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退出cptpp以来,美国两党的经济保护主义情绪不断加深,时至今日,美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没有任何改善举措。
--拜登政府转而邀请东盟七个成员国加入其"印太经济框架",但却为东盟国家进入美国市场设置了障碍……
至于拜登此次宣布的8.5亿美元(实际可能为8.25亿)援助,美国政客新闻网称,除了在一些美国关切的领域"扩大参与"之外,细节很少。
该报道还指出,东南亚地区许多人对于美国对亚洲的长期承诺持怀疑态度,其优先事项往往与拜登的"印太战略"并不一致,且不想被迫在国际竞争中选边站队。显然,拜登"很难吸引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