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达之子英如镝:我是父母的作品,从小就知道自己不能失败(3)

2022-11-07 14:04  今日头条

4

因为练冰球,我的性格被改变了很多。

我家里人重视我学习,但不是很重视上学。我三年级去国外之前,只上半天学,下午就回家练钢琴了。练3个小时钢琴,晚上去打冰球。

我上学的时间比较少,所以小时候朋友也挺少的,因为我都在学习。我有些发小,也都是我爸爸的发小的孩子们。我没有什么同学,因为我从小老换学校,在国外也换学校,所以挺缺朋友。

我小时候性格有点内向,也比较自私吧,不知道怎么分享,我8岁我妹才出生,所以这之前就很霸道。我小时候比别的小孩(个子)大,还胖,因此占着身体优势老欺负别的小孩。直到开始打球之后,我才知道,当一个团体的一员意味着什么,这才开始有团队意识。

英如镝和爸爸、妹妹在一起图源受访者

而且我小时候不爱见陌生人,不爱尝试新的东西,当我开始打球之后才有所改变。当年在美国打那种travel team(临时球队),每周都和完全不认识的小孩一个队打比赛,打完周日就散了,你不得不接受新的东西,新的人。你不得不进去跟大家打招呼,说我叫什么名字,在几分钟之内认识认识,因为一会上场要跟他一组打比赛,你起码得知道人家叫什么吧,那在场上喊什么。

不过到了十五六岁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就想放弃冰球,太枯燥了,主要是因为自己当时打得不好。很多人都觉得孩子是因为老练一个东西,他才做得特别好。其实是因为他做得特别好,他才老想着练。如果一个人打冰球从来没有赢过一场比赛,没进过一个球,天天被对方暴cei,连站都站不住,他肯定不会想接着打球的。

我当时就是打得不好,进球也少,助攻也少,出色的表现也少,打球变成一件很有压力的事,不是很轻松,一点也不享受的。整体水平也在下降,为了弥补这一点,就练呗,各方面的练。尤其是身体素质这方面,我身体不是特别出色,但是我依然能练得跟他们不分上下,但可能不是特别突出。

我见过有些在国外跟我打球的小孩,从来不锻炼,但他爆发力依然比你练一辈子都要强,他要再练的话,他能更厉害,但他也不需要那么做。所以我只能靠努力,跟他一样,要么就永远接近不了人家。

我很悲观以及客观地说,我觉得我在冰球方面唯一的天赋就是脑子好,头脑聪明点,打球的时候会多用点脑子。但是要说身体上,我是吃亏的,我的爆发力、耐力都是中等偏下。甚至性格,我确实能撞,能抢,能玩。但是有一些孩子有一种狠劲,他对自己也狠,上场,比如挨一下球打,觉得一点事没有。我挨一下球打,之前真觉得疼,但慢慢给自己练成,觉得疼但我能忍。有一些孩子也许疼他根本感觉不到,他接着打,所有这些方面我觉得我都是吃亏的。

其实我很小就发现我身体不是特别有优势,有好多小孩做一项速度的训练,就每次都能跑第一。但我就得,比如直线跑冰上的速度,我就得看着那个教练的哨,他嘴要吹的时候,我就准备好要跑,他一吹哨我就跑。很多小孩可能听到哨响再跑,我觉得这有一点点优势。但依然很有可能到最后他还是比我跑得快。

好多打到三四十岁还不想退役的人,因为打得真的好,身体天赋什么,人家到五六十岁照样一样好,那肯定想继续打。但是有很多球员到了三十多、四十的时候发现自己速度跟不上,头脑没有当年那么快,包括脚底下,手上的技术没有那么灵活之后,你不得不退役。

所以13、14岁那会,我就想放弃,太苦了,天天打,还得学习,还得上课,每天睡4、5个小时。我就在想我干吗打球?不打球我能空出一大段时间,但当时我妈说,咱当初来美国就为了打球,咱不能说不打了就不打了。

我父母教育方式就是,你要想学什么可以,但一旦开始了绝不能放弃。我们家从小的教育理念就是,做一件事不能半途而废,必须得弄好,否则没有必要开始。

那会就觉得,她肯定懂得比我多,最后坚持了下来。

我2013年开始国青队、国少队没有落下过,每年都去,最后肯定是为了打国家队,当时不知道有冬奥会。2015年申奥成功之后,我就知道我要参加冬奥会,最后是要给中国打球。

英如镝参加北京冬奥会图源受访者

5

我12岁的时候读了我爷爷写的自传,读到我爷爷的成就,还有他的思想,我就觉得,不能突然到我这儿掉链子。很多人觉得是压力,但其实我觉得是一种动力,我从小就知道自己不能失败。我们家的人都是干不同行业的,我高祖父主要是办报,我曾祖父是教育,我爷爷和我爸爸都是演艺方面的。所以我从小就知道,每一行要做到最好,甚至做到有突破性的效果才行。

我们家没有一个从事运动的,但是我依然打进了冬奥会。我觉得是个很好的开始,但我希望后面还有更大的成就等着我。

回想起来我的运动生涯,该做的都做了,在国外打过球,在KHL(和NHL是全世界最高层级的职业冰球比赛)进过球。在VHL(俄罗斯超级冰球联赛)也打过很多场比赛。参加过冬奥会。在国青队、国少队、国家队都当过队长。代表北京队赢过全国锦标赛。我觉得挺好的,挺圆满的。应该不会20年、30年之后觉得,哎呀,可惜了,当年要是怎么怎么着就好了,我想应该不会。

所以对于我来说,只是什么时候转行的问题。我知道我早晚肯定会转,冰球不可能打一辈子。至于我是打到30多岁再退呢,还是明天就退,其实我自己还没有做好决定。

我一直相信我不管做什么,都能做得很好,唯一的问题就是--我能不能静下心来专心地去做。现在恰恰如此,等我退役之后我想当导演,不只是想随便玩玩,而是一定要做一个好导演。

尹夕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