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该人士介绍,电子烟代工厂、烟油提供方和尼古丁提供方不需要承担税率,品牌方可自行与其协调,以求降低成本分担压力。但该人士也提醒道,即便达成一定协商结果,降本空间能不能覆盖36%的税很难说,另外从产业链来看,即便品牌方可以承担36%的税,批发环节的11%还是会传导到下游。
资深电子烟行业人士、蓝洞新消费主编陈中则认为,品牌方要生存肯定会涨价。"不排除有品牌为了获取更多店主订货,采取一段时间的不涨价策略,保持目前终端市场价格稳定,获得更多用户的购买。但新政策施行后,如果不涨价,商家需要自己完全承担,这恐怕比较难。"
一旦上游价格产生波动,门店进货价同样会受到影响。有电子烟门店老板告诉九派财经,如果进价会上涨的话,或许会考虑涨价。"虽然门店的产品毛利会高些,但还需要房租水电、员工工资等固定支出,很难为此牺牲利润。"
国盛证券在10月25日的研报中指出,根据测算,在参照乙类卷烟标准下(36%消费税),若各环节均不提价,生产商/品牌商/平台/批发商/终端门店毛利率将分别降低40.64pct/0.17 pct/0.02 pct/12.41 pct/0.16 pct;若各环节毛利额不变,烟弹终端价格将提升至45元/颗。
提高税收,利好出口
电子烟税出炉在引发行业价格调整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利好消息。
首先是税收层面。在国内资深烟草领域研究专家李有强看来,按照现在国家批准的国标烟额度,国内电子烟市场年销售收入大概在200亿元,按照这个税率粗略计算,将为国家增加100亿元税收,对整个国家的财政收入都会作出贡献。
其次是出口电子烟继续享受13%的退税政策。在此次消费税征收细则中,对电子烟出口业务仍保持鼓励,明确纳税人出口电子烟,适用出口退(免)税政策,对行业来说更多是利好。
当前,中国电子烟出口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是全球最大的电子烟生产基地。据《2022年电子烟产业出口蓝皮书》,2021年我国电子烟出口总额达到1383亿元,同比增长180%;预计2022年全年电子烟出口总额将达到1867亿元,增长率达35%。
此外,国内电子烟制造及品牌企业超过1500家,超过七成企业以产品出口海外为主。早在2019年,悦刻就尝试海外探索,当下在全球40余个国家已积累了百万量级的消费者。另一品牌MOTI魔笛如今业务也覆盖3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0多万个各类网点。或受出口电子烟退税政策影响,悦刻母公司雾芯科技美股昨日盘前涨19%。
大浪淘沙下,电子烟税进一步助推了电子烟产业的重新洗牌。国盛证券认为,龙头企业可凭借规模化、自动化、议价能力强等多重优势平抑加税影响,伴随中小企业率先清退,行业集中度预计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