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是友谊的真谛"、"我们不能接受美国给我们卖4倍的价格"......法国从总统到财长近日也接连发声,抗议美国向"友好国家"高价出售天然气,大发横财。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0月12日报道,欧洲议会议员、法国前交通部长马里亚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正在借助昂贵的液化天然气供应来巩固自己在欧洲的经济霸主地位,法国人渐渐开始明白了。
在默克尔作出上述表态的前一天,普京表示,俄罗斯已经准备好向欧洲供应天然气。他介绍,自从9月底发生爆炸事故后,"北溪1号"两条管线均遭到破坏,"北溪-2"一条管线遭破坏,另一条未受影响。幸存的这条管线年输送量约275亿立方米,约占欧洲进口总量的8%。
"俄罗斯已经准备好(向欧洲)供应(天然气)。"普京在讲话中说,"现在球到了欧盟那边,他们想要的话,可以直接打开管道阀门。我们不在任何事情中限制任何人,包括今年秋冬季节向欧洲提供额外的天然气供应。"
然而,德国当局拒绝了普京的提议,明确表示不会通过"北溪-2"接收俄罗斯天然气。
受能源危机影响,目前德国的经济情况并不乐观。据德新社10月13日报道,德国政府10月12日公布的秋季经济预测报告显示,今年德国的经济增长为1.4%,低于此前预期,而2023年德国经济将萎缩0.4%。此外,预计德国2022年和2023年的通胀率将分别达到8%和7%。与此同时,德国联邦统计局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9月通货膨胀率为10.0%,创下1990年以来新高。
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表示,德国政府已动用政策工具缓解现状,但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居高不下的能源价格。他指出,德国政府已动用包括2000亿欧元巨额能源补贴,以及各种援助计划来缓解目前的经济形势。
当地时间10月11日,德国现任总理朔尔茨表示,能源价格必须"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但这并非德国甚至整个欧盟可以单方面做到"。朔尔茨当天在讲话中呼吁,所有的国际会议就"相互的责任"进行讨论,"我们需要一套经过协调的程序,让价格回归到合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