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还是流量,网红景点的转型途径在哪里?(2)

2022-10-12 08:56  新京报

其中,靠近主要客源市场的旅游景区客流增长趋势明显,而面向中远程旅游市场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景区接待人次和综合旅游收入下降明显。近距离的都市休闲游、近郊乡村游等周边游的兴起使得社区公园、城市公园、郊野公园、主题公园、古镇村落等贴近日常生活的景区景点日益成为老百姓的首选。报告提出,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景区是旅游的核心载体;而小康旅游时代,旅游景区则有可能是包含所有生活内容的吸引物。

"挖掘身边的景点"成为硬需求和"流量密码"

在此背景下,"挖掘身边的景点"成为大众休闲娱乐的硬需求,也成为了新的"流量密码"。一些足够好看的照片和视频,配合以生动的介绍,再借助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包装成"网红"的景点层出不穷,并左右着大量用户的出行决策。2019年,旅游出行相关内容成为小红书增速最快的品类。据比达咨询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度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分析报告》,小红书以63.7%的占比成为用户最常用的在线旅游出行决策平台;抖音位居第二,占比56.5%。

安全还是流量,网红景点的转型途径在哪里?

阿那亚孤独图书馆。

同时,网红景点的定义也日渐宽泛,从西安、重庆等城市,到阿那亚、超级文和友等项目,甚至某棵位于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长相奇特的树,都能成为"网红"打卡点。目前在小红书平台上搜索"打卡地",相关笔记已超过152万篇;抖音的"网红景点打卡"话题,已达76.6亿次播放。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张金山表示:"当前诸多网红景点,更多的是适应网友追逐和热捧的一类潮流型、时尚型、小众化的景点或者新奇事物,在短期内通过抖音、小红书、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宣传平台迅速吸引外界关注,并成为网友的热捧地和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