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科技博主 Luke Miani 在自己所搭建的环境中,无论是汽车冲撞,亦或是翻滚,都未能激活「车祸检测」,白忙活了一天。
翻滚之后,仍未能激活「车祸检测」
至于过山车的情形,9to5Mac 则表示可能是加速度伴随着较高的风阻噪音,以及乘客的尖叫声 ,让 iPhone 误认为发生了「车祸」。
另外,也建议苹果为这个功能设置一些「白名单」区域,比如游乐场过山车等较为容易引发误报警的场合,或许要比在算法上做调整来的更有效。
不过,这些区域需要较为精确地 GPS 坐标来断定,也有相应的隐私风险,以及「错杀」的可能。
iPhone 14 Pro 与 Pixel 6 Pro 不动如山 图片来自:Luke Miani
有趣的是,「车祸检测」并不是 iPhone 率先带来,在各种测试的视频里,Google 的 Pixel 其实也是常客,其结果与 iPhone 相差不大。
9to5Mac 表示由于坐过山车而报警,iPhone 算是开了先河,相反 Pixel 并没有此类新闻出现,且也没有 Pixel 车祸检测功能救人的新闻曝出。
图片来自:9to5Google
相对来说,纵使 Google 率先在 Android 内增加了相应的检测功能,但并未被所有三方厂商所接纳,即便在 Pixel 内预制,倘若不去翻 Google 开发者文档,这个功能或许不被人知晓。
相对于 iPhone,Pixel 的体量过小,即便有所谓的案例,可能也并没有引起波澜。
反观苹果,「车祸检测」功能呈现的其实很简单,复杂的只是内部的作用机理和判定算法,但相应的新闻很容易成为热搜常客。
iPhone 14 和 Apple Watch 上的「车祸检测」其实到现在,它判别算法距离完善还有一段距离,至少在「过山车」这种特定的情形下已经失效,且也在一些接近于车祸的模拟撞击之下,不能被激发。
目前,针对「车祸检测」更多的是依靠几个传感器,和一些特定状态,加上机器学习的算法来界定,算法的完善还需一段时日。
但目前来看,为过山车划定一个「白名单区域」,或许是最快解决「误报警」方案,而不是去让用户在游玩之前开启「飞行模式」,或者关闭「车祸检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