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检测」误报的情况不止如此,倘若 iPhone 在行驶的车上摔落同样会引起误会。
Douglas Sonders 骑着摩托在高速公路上飞驰时,iPhone 不小心滑落,摔落在高速公路上。他无法停车,只能继续赶路。
但遗落的 iPhone 14 却以为他发生了「车祸」,在警报音之后,向他的紧急联系人发送了附有 GPS 坐标的车祸救助短信,并报警。
从摩托车上掉落的 iPhone 14 Pro
在惊险的 45 分钟之后,Douglas 才联系到家人,并消除了误会。随后,他根据 GPS 坐标找回了 iPhone 14,机身完好无损,就是屏幕彻底报废。
无论是误报还是真正的救人,苹果的车祸检测算法都需要相当的精准,其中的尺度也十分难以拿捏。
有时候,真正的危险和虚假的危险也不过只相差一步而已。
破解算法的逆向工程
我们在测试新 Apple Watch 时,针对「车祸检测」也做了一个「模拟」车祸试验。
通过卡丁车的速度,和足够的撞击力,来还原「车祸」,尽可能的触发「车祸检测」功能。
其实在构想如何呈现高 G 值,高噪音和冲击力时,我们也猜想「过山车」的情形是最接近撞击的状态,但研读苹果文档,又怕「气压计」会识破我们的诡计,最终也放弃了这个状态。
通过模拟场景,来激发出「车祸检测」,有点像是算法的逆向工程。
在 iPhone 14 和 Apple Watch Series 8、Apple Watch Ultra 上市后,许多 Youtuber 也在通过一些场景来推断「车祸检测」算法的界限。
图片来自:WSJ
这些视频的结果也与真实世界里类似,一半成功和一半失败。
他们几乎都是用几辆接近报废的车辆互相撞击来查看 iPhone 14 或者 Apple Watch 是否会弹出「车祸警示」。
Joanna Stern 在询问苹果为何判定结果不够明确时,苹果表示 Stern 的测试环境在于垃圾场,iPhone 也并没有连接到 Carplay 或者蓝牙,以及所处车辆没有行驶以让 iPhone 断定处于驾驶状态。
相反,佩戴 Apple Watch Ultra,并驾驶重型拆卸车的 Michael Barabe 在碰撞过程中则触发了相应的「车祸检测」,并成功发出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