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李自成皇帝生涯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自成当了42天皇帝,42天里他都干了些啥?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伴随的是无数朝代的更替,帝王的登基下台。在那个皇权至上的时代里,应该每个人都幻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成为皇帝吧?只不过有些人只是在心里想想,而有些人却付出了实际行动。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在皇帝昏庸无道,残暴不堪时,民间就会自发起义,许多王朝的更迭都是如此。在这些起义的领导者中,有不少成功的事例,就比如李渊,朱元璋等人,他们凭借着自己出色的谋略和才华,重新使天下安定下来,百姓丰衣足食。也有许多起义失败的,就比如今天的主人公李自成。
闯王李自成的名号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他了结明代,自立为王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千百年来让人们一直疑惑不解的是,李自成明明都打败了明代统治者,暂时稳定了局面,登基为帝,却为何只做了42天的皇帝?这其实与他在位期间所做的四件事有好大的关系。
01发动农民起义,自立登基称帝
李自成出生于万历三十四年,家中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每年的收成也只是勉强够一家人的生活罢了。李自成出生没几年,就遇到百年罕见的饥荒,按理来说,遇到荒年,官府应该减轻赋税才是,可明代却毫无动作,将赋税分文不减。这对于老百姓而言无疑就是雪上加霜。李自成家自然也是被压的喘不气来。
他的父母无可奈何只能将儿子送去寺庙当小和尚,等李自成长大一点,又送他去给地主家放羊。李自成自懂事起便一直在四处干活,为家中减轻负担。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李自成自然是没有机会读书,更别说是考取功名了。
所以他成年后便只能去做驿卒,做边兵,以此来谋生。一般正常的王朝都会优待士兵,重视边防,可明代末期政治黑暗萎靡,压根就不重视边兵的需求,不仅克扣他们的军饷,还不给他们衣服和粮食。士兵们既挨饿又挨冻,久而久之便有了怨气,很快就发生了兵变。
在这次兵变中,就有李自成。李自成先是跟随着张存孟,而后又投奔叔叔高迎祥,凭借着英勇过人的胆量和奋不顾身的精神很快就成为了军中的核心人物,率领部队完成了进攻中原,夺取开封,拿下洛阳的辉煌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