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宪宗当初挽救大唐江山 晚年最后为何痴迷炼丹(2)

2025-04-25 08:22  互联网

但这并不影响他勤于政务,想要重振大唐荣光的决心,李诵上位后就重用了自己身边的亲信,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等一些列的改革,这一举动被称为"永贞革新"。

每一代君王都有自己该做的事,因此李纯继位后所做的,便是完成父亲的遗志。

但唐顺宗上位后的改革,却触犯了宦官的权益。

因此俱文珍等一众宦官决定另立新帝,在他们的操控下,李纯被立为了太子。

俱文珍又用唐顺宗的名义下诏,让太子李纯主持朝政。

六天后,唐顺宗便被迫退位了,唐宪宗李纯继位。

或许看到这里,你就会觉得唐宪宗是一个傀儡皇帝。

但却并不是,只有羸弱的皇帝才会受到他人的掌控。

历史学家黄永年也曾指出,唐代宦官与皇帝的关系就是主子与奴仆的关系,他们参与皇家内部纠纷,只是如同豪门家族里奴婢帮主子争夺家产那样,并不是权力大到可以夺取整个家族的家产。

因此在历史上,并没有一个宦官能够登基做皇帝,他或许权势滔天,但无论如何也当不了皇帝。

他们一旦有这样的举动,那便会与天下人为敌。百姓或许看不懂朝中的勾心斗角,但他们也了解,宦官登基,那便是夺取主人家产的贼,将士也不会听命于他,人人得而诛之。

回到主题,历史记载,李纯在小时候曾与唐德宗有过一番对话,从小便有着当皇帝的梦想。

那一年,李纯六岁,他的祖父唐德宗将他抱在腿上,问道:"你是谁家的孩子,怎么在我的怀里?"

李纯便回答到:"我是第三天子。"

唐德宗听完后愣了一下,随之大笑,对这位孙儿的喜爱又多了几分。

只能说童言无忌,即便是皇帝面对稚嫩孩童说出想要成为皇帝的话,也只会觉得他有志气,对他更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