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规定贪污六十两就砍头 换做现在是多少钱(2)

2025-06-27 11:42  互联网

在反对元代暴政统治的路上,朱元璋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将元代统治者赶出北京,又与陈友谅最后决战于鄱阳湖,以他的胜利为结束。在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北京称帝,成为明代的开国皇帝。

02铁血政策治贪污

虽然成为了皇帝,但是朱元璋是从最基层上来的,他深知百姓的不易,所以他并没有贪图享乐,甚至自己以身作则,成为一个兢兢业业工作的劳模。早期的时候,他直接取消了曾经帮皇帝处理政事的丞相,直接让六部受他垂直管辖。

而且为了管理好明代,他每天勤于政务,不假手于他人,这种精神也被他的儿子朱棣继承了,明成祖朱棣俨然也是一个劳模,到朱瞻基的时代,才有了宦官帮忙处理政务的先例。这是后话,按下不说。

专心于政务,只是朱元璋的一个品质之一。因为他是从农民甚至难民里面出来的,所以了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早期的他,就了解朝廷的一些官员喜欢贪污钱财,所以专门制定了铁律:贪污60两就得斩头。

开始时,或许有一些大臣还心存侥幸,觉得朱元璋不会为了区区60两,就斩杀朝廷的官员,所以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贪。再说,60两太低了,贪污的人比比皆是,人多了,皇帝也不会责罚这么多人的。

但朱元璋是个提起做到的人,而且他没有法不责众的意识。所以,一旦有人贪了,那就是斩头。据相关的资料记载,朱元璋时期,因为贪污就杀了差不多十五万人。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数字只是一个笼统的看法,明代的四大案中的胡惟庸案就是典型的贪污案,为了惩治贪官,朱元璋把曾经跟着自己一起打江山的人都给灭了,固然有政治需要,但是这也能看出他治贪的决心。据悉,这个胡惟庸案中,一共斩杀了一万多人。

午门血流成河,朝廷人人自危。但是,贪官就像是飞蛾扑火一样,杀了一批又来一批,屡禁不止,屡禁屡犯。原因,到底是为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