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尔徐氏,中山武宁王徐达之女,为朕正妃,内助藩国二十余年,朕躬行天讨,无内顾之忧,济朕艰难,同勤开国。今寰宇肃清,朕登大宝,允赖相成,宜正位号。"
--《明太宗实录》
四、帝后携手 相濡以沫
靖难之役最终以燕王朱棣大胜、荣登帝位而结束。朱棣也没有忘记徐皇后对他的扶持与各种付出。所以,朱棣一登基便开始着手册立徐氏为皇后。更是在册封典礼上给了徐皇后极大的殊荣。
早在朱元璋还在世时就已经规定了皇后所用的玺绶上为龟纽,不用单独颁发宣读立后诏书。可是朱棣为了表达对妻子的感激与重视之情,不仅将皇后所用玺绶上的龟钮直接改为盘龙纽;封后当天,更是让礼部官员单独在承天门宣读诏书诏告天下。
这两项制度为以后历代皇帝册封皇后时所沿用。此外为了回报妻子的付出,朱棣更是在给徐皇后的册封诏书中大书特书徐皇后的各种功劳与自己的感激之情。
为表彰徐皇后二弟弟徐增寿在靖难之役的功劳。朱棣在大封功臣时追封徐增寿为定国公,此时徐增寿已死,让其儿子徐景昌承袭爵位。徐皇后的大弟弟徐辉祖一直都是效忠建文帝的,所以宁死不愿意投降朱棣。可是因为徐皇后,朱棣也没有杀他,只是将其圈禁在府中。在徐辉祖病死后,由其儿子徐钦承袭魏国公爵位。
徐家一门两公,显赫至明末,为有明一朝所罕有。
朱棣登基后(徐皇后还在世时),也未册封任何后妃,宫中嫔妃唯徐皇后一人而已。二人同起同居,偶尔一起讨论国事,感情更加深厚。有史书记载,朱棣偶尔因忙于政事而忘记吃饭,徐皇后就在旁边侍奉他也不吃饭,最后朱棣于心不忍,便劝徐皇后先去休息。
"上勤于政事,或日昃未食,后亦不食以俟。"--《明太宗实录》
常言道: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如此恩爱的有情人或许连上天都会嫉妒终不能长久厮守。或许是因早前九年连生七子,徐皇后的身子有了很大的亏损,抑或是靖难期间陪着朱棣造反,各种担惊受怕、以及北京保卫战时亲上城楼督战而落下了病根。
所以,永乐五年,徐皇后就病重了,连太医们都束手无策。朱棣不忍爱妻就此离自己而去,甚至还亲自学习医术,只为了能医治徐皇后的病痛。其医术甚至都达到了能给生病的朝鲜国王治病开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