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我国对煤及褐煤进口量的扩大,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今年国内煤价上涨,避免再现2021年"煤超疯"的情况。据中国海关总署进口数据,7月我国进口煤及褐煤2352.3吨,较6月增长454.1吨。
此外,因拥有大量风能和光伏等绿能资源,我国也在加速推进新能源发电。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在8月12日举行的2022"一带一路"清洁能源发展论坛上提出了我国新能源发展目标。他表示,随着"双碳"进程的深入推进,能源体系正在经历着一场系统性、根本性变革,能源供给结构正在深度调整,预计到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超过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2060年前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有望超过50%。
虚拟电厂走到台前
"我国电力供应量整体处于稳定区间,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面对持续高温天气下空调等用电负荷骤然加大的情况,加强电力调度尤为关键。"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基于大数据的虚拟电厂的建设在今年被凸显出来。
什么是虚拟电厂?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说,虚拟电厂其实就是一个基于大数据参与电网运行和电力市场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对外表现为一个可控电源。以水电站为例,往年在发电过程中,因为缺乏上游电站的来水数据,所以无法及时调整发电负荷,制定明确的发电计划,水电站在汛期发电常常处在"盲发"状态。而在水电站连接了虚拟电厂平台之后,工作人员每天早上可以及时了解当天上游的出入库流量和发电情况,实现了上下游水文和发电数据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