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的五国头城景区大门。(聂作平/图)
苦难的生活如一眼望不到头的荒原,每一寸都埋伏着煎熬和屈辱。昔日高高在上的皇亲国戚们不仅失去了尊严,甚至连吃顿饱饭也是奢求。这时,发生了一桩令赵佶震惊而难过的事:他的儿子沂王赵 与驸马刘文彥因绝望而诬告他谋反,企图以此获得金人的宽大。
金人获悉,立即派使调查。赵佶深知,身为俘虏,金人随时可以像踩死一只蚂蚁那样处死自己,是故,"太上惊惶",左右"皆悚慄"。好在,负责调查的金使很快弄清真相,沂王也承认是捏造。金使征求赵佶的处理意见,赵佶叹息说,"虽系诬告,天伦之属,岂忍为之?"金使下令,将二人处死。
原本是骨肉之亲,是君臣父子,可到了真正绝望之时,如同溺水的人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们再也不会顾及亲情和人伦。如果还能浮出水面,他们敢于踩住一切能够踩住的人,哪怕是他们的君主和父亲。人性的黑暗在此显露无遗。这种人性的黑暗,对赵佶打击甚大。他对蔡鞗说,亲生儿子也告发我,这件事,让我体会到什么是众叛亲离。
北狩时间越长,赵佶的性格变得越平和。他慢慢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并力图在尴尬的流放中寻找到生活的一点点乐趣。他写字,绘画,作诗,填词,有时也和他的儿子、大臣联句。在待人接物上,他不再是颐指气使的皇帝,而是善于体恤他人的长者:比如,有一年他住的房子失火烧毁,手下人打算请金朝派人修盖,但赵佶制止了,他说:"正是农时,岂可妨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