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谷之战,诸葛亮火烧司马懿时突降大雨,他为何不放箭

2025-01-30 12:22  360kuai

上方谷之战是诸葛亮北伐战役最经典,最接近胜利的一场战争。作战初期诸葛亮故意让魏军劫走粮草并透露自己藏身上方谷的消息,司马昭立功心切,得知消息后私自带兵奔赴上方谷,司马懿知晓后果断领兵支援司马昭,却在上方谷中伏。

诸葛亮事先在上方谷囤积枯木、树叶火油等易燃物资,当司马懿大军入谷后果断封口并放火大火差点把司马懿大军烧光。因为谷内温度过高,没过多久竟然下了倾盆大雨,司马懿趁着这个机会领兵突围。

有很多网友认为假如当时诸葛亮派人放弓箭或许可以射杀司马懿,其实这不是诸葛亮不愿意,而是时局不允许。战况混乱,找不到司马懿

司马懿倾巢而出,再加上司马昭率领的骑兵,上方谷内实际上已经人满为患。刚刚被火烧的魏军们还挣扎在生死关口,这下获救了,第一个反应不会是寻找部队、战友,而是为自己劫后余生而庆幸。再想到自己身处险境,下一步将会拼尽全力找出路,脑中已经放不下其他事,这是人性使然。所以此时上方谷内实际上已经失控,乱成一团。

司马懿不愧为一军统帅,捡回性命后果断让自己的亲卫摆出龟阵,用盾牌和做防御,盾牌间的空隙则被长枪透出,整体像一只刺猬一样龟缩在角落里面防御。在火烧上方谷前诸葛亮还能看见司马懿本人,此时诸葛亮已经找不到了。没有攻击目标,如何放箭?

雨越下越大,魏军士兵慢慢冷静下来,龟缩在阵营内的司马懿明显感觉骚动慢慢减弱,探出头来整顿兵马。先命士兵回到各自的部曲,接受曲长、什长调配,曲长阵亡的部曲可以由同营的部曲指挥。当魏军整然有序后司马懿冷静指挥搬开谷口的巨石、滚木。当谷口露出一条可以自然出入一支部队的缺口后果断突围。此时站在谷顶的诸葛亮才看见司马懿的身影但为时已晚,诸葛亮只能仰天长叹:"天不助我。"北伐多年,弓箭储备不多

第二个原因是蜀军的弓箭储备不多。弓兵是最原始的兵种,也是战争的利器。战国时代秦国就装备了大量弓弩兵,每次作战总会先进行几轮齐射,最大限度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之后再派遣骑兵冲锋,挤垮敌军的阵营,摧毁敌军时期,最后再派遣步兵上千歼灭、俘虏剩余残兵。秦军这套战法尽管年代久远,但因为实用性很强,三国时期还继续用。

而弓箭是消耗品,非常考究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早在赤壁之战前夕,刘备和孙权组成联盟抵御曹操,但周瑜一查仓库才发现弓箭的库存不够,按照一般的战争规模来算还缺了十万之箭。从孙策打下江东到赤壁之战这段时间,孙氏兄弟实际上已经掌控江东长达13年时间。除开打仗的消耗还有军需储备不够上心的原因导致弓箭不足,剩下的就是东吴偏安一隅生产力不足,导致供应不了那么多弓箭。这才有了周瑜设局、后来诸葛亮草船借箭,一晚上拿到了曹操十万之箭的传说。

当时的曹操已经占据了天下十分之七的领土,实际上只有江东、荆州、益州地区的军阀没有归附他。就论领土的版图、人口和资源来说就是天下之最,生产力最强。所以曹操可以在黑灯瞎火下单单靠声音识别方位就命令放箭,毕竟他家大业大耗得起。

而蜀军不同,蜀汉虽然经过诸葛亮励精图治走上正轨,朝廷税收可以支持诸葛亮多年北伐,但军需物资一直不多。比如粮草问题、比如装备问题,蜀军总是落后于魏军,弓箭这种消耗量极大的武器自然不会大量装备。而且诸葛亮本次作战是想要用大火歼灭魏军,并没有考虑,也没有能力留后手,蜀军士兵身上也不会带太多的弓箭,只能说有心无力。诸葛亮心态已崩

最后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诸葛亮心态已经崩溃了!早在他第一次北伐时期就已经打下了陇西大片领土,为蜀汉获得充足的人口。原来的曹魏雍凉地区都督曹真活活被气死,司马懿临危受命顶替曹真的职务。让诸葛亮没想到司马懿并不是善茬,他果断组织部队反击,先击破街亭要塞后围点打援,成功把前来支援的赵云打败,随后赶走诸葛亮的中军成功收复失地。也就从这时候开始,诸葛亮把司马懿当作自己的毕生对手。

后来第二次第三次北伐战役,尽管蜀军占据很大的优势,但司马懿避过蜀军的锋芒,选择从诸葛亮最薄弱的后勤入手,通过策反诸葛亮的运粮官、离间刘禅和诸葛亮的关系,致使军粮无法及时送到前线,诸葛亮因此退兵。

而这一次诸葛亮费尽心血才把司马懿引诱到上方谷,为了歼灭他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准备。不单单诸葛亮,就连参与计划的蜀汉诸将都认为可以在这里击杀司马懿。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在这么完美的计划下都让司马懿逃脱,再加上此前的例子,可想而知对诸葛亮的冲击该有多大!所以此时诸葛亮心态实际上已经崩溃了,随后吐血倒地。小结

战争是智力、体力、能力的大比拼,不论双方实力如何,在这里都会用尽最大的力气去击败对方。为了战胜对手,由此产生了各种兵法、计谋来辅佐。而战争同样也不可预测,哪怕一方兵力再多装备再强优势再大,但也不一定能够稳稳获胜。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就是这个例子。

诸葛亮虽然智冠天下,但他毕竟是一个人,总会出现失误。再加上战场的多变性以及司马懿智谋不输于他,终于导致上方谷之战尴尬收场,让司马懿成功逃脱。而脱身之后的司马懿变得更谨慎更狡猾,后续任凭蜀军如何邀战、约战都坚守不出,最终耗死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