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亡于大顺军是“亡国”,被满清鸠占鹊巢是“亡天下”!(2)

2023-11-23 06:02  360kuai

(李自成大顺军剧照)在中国古代传统价值体系中,向来讲究"忠臣不事二主",但管仲和魏征不仅"事"了二主,而且是转投的是敌人的阵营。而恰恰就是这样的两个人,却也成为千古留名的贤臣。项煜以管仲和魏征为例,就是要说明:贰臣也可以是贤臣,也可以流芳百世!无独有偶,李自成败亡后,都给事中龚鼎孳【zī】因曾归顺"李贼"被诟病,他当时坦然"回怼"道:"何人不曾归顺?魏征亦曾归顺唐太宗!"(出自《清世祖实录》卷二十)诚然,无论是项煜还是龚鼎孳,都有为自己的丑行辩白之嫌,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他们绝非少数异类,而是代表着绝大多数士大夫的立场。项煜和龚鼎孳不约而同将李自成比作李世民,这在今人看来难免有些可笑,但在明朝官员看来,此二人确实有相似之处--除了同样姓李,还有同样是靠武力夺位,同样有治世之能。所以,他们也自认为可以像魏征一样辅佐明君,千古留名。

(崇祯帝自缢画像)明末乱世,朝代更迭,当崇祯皇帝自缢煤山,除了少数誓死效忠大明的遗民,绝大多数汉族官绅都毫不犹豫地归顺了李自成。与大顺政权相比,满清政权是毫无优势的,在汉族官绅心中,李自成灭明朝,只是无数次改朝换代中平凡的一次,而偏处辽东的满清,则是一个语言、风俗迥异,同时思想和文化都极其落后的蛮夷政权。必须声明的是,笔者既不是大顺粉,也不是大清黑,更不赞成将腐朽的"华夷之防"用在当下社会,写作此文只是要说明特定历史时期下的特定历史思想。若要读懂历史,就必须回到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这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必修课程。所以,若要真正理解顾炎武和王夫之的理论,也必须以一个明末清初人的视角去解读。那么,对于"亡国"和"亡天下"各位读者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明朝灭亡,到底是"亡国"还是"亡天下"?欢迎留言各抒己见!参考资料:《日知录》、《国榷》、《清实录》、《南明史》?等 ?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