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常说"成王败寇",但在人们心中,悲剧人物往往更值得同情,甚至可以忽略他们本身的缺点。当我们吟诵"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时,恐怕都忘了楚霸王的优柔寡断、杀人如麻。
今天要说的吴王李恪也是这样一个情况,人们为他扼腕叹息,多是因为他的冤死,和对李治、武则天的不满。其实真实的李恪,并没有那么完美。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生母为隋炀帝的女儿,血统上可是融合了两代雄主帝王!只不过外公作为前朝亡国之君,并不能为李恪的政治活动加分。
李世民一生共有14个儿子,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是长孙皇后所生,其他都是庶出。古代皇家继承制度,一向严格遵守嫡长子继承制,没有嫡子的情况下才看年纪大小。
虽然二哥楚王李宽很早就过继给了五叔李智云,并且早薨无后,但只要那三个嫡出的兄弟在,李恪基本是跟皇位无缘的。
李恪才1岁时,就被李渊封为长沙郡王、湘州刺史,此后爵位频繁变更,直到17岁时,才以吴王、都督安随温沔复五州诸军事、安州刺史的身份到安州(今湖北安陆)上任。
可这位爷真不是省油的灯,一到地方就闹出幺蛾子,整日贪玩游猎,踩踏农民的庄稼,被御史柳范弹劾。李世民削减李恪三百户封邑,还免掉了他的安州都督职务。
到此为止,李恪就是一个被惯坏的纨绔子弟,并没有体现出多少能力。不过这次罢官事件,确实给年轻的李恪上了一课,言行举止逐渐开始有了改观。
闲居一年后,李世民恢复了李恪的安州都督官职。之后,李恪颇有痛改前非的势头,以贤王为自己的目标努力着,在地方上的官声也很好,让李世民非常高兴。
按理说李恪循这条路走下去,一辈子估计会过着波澜不惊,但却不失富贵的日子。可没料到长安城内风云突变,李恪莫名其妙就被卷入一场政治漩涡。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谋反事发,引发政坛大地震!
原来,李承乾随着年龄增大,居然闹起了"青春期叛逆",整日贪图玩乐、行事荒唐,他最喜欢做的就是和叔叔汉王李元昌在府中各领士兵操练攻杀,还"哈突"搞cosplay,经常装扮成突厥人。
与此同时,四弟魏王李泰却处处乖巧,学李世民当年延揽十八学士那样,在魏王府设文学馆招募学士编书,颇得父亲欢心。李世民对其宠爱冠绝诸子,见其肥胖,就允许他在宫中乘轿,他的府邸也远超其他亲王。
李世民的溺爱让李泰有了非分之想,觉得自己做太子的唯一障碍就是大哥,只要把李承乾扳倒,储君之位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就这样,李泰笼络朝中功臣子弟,形成"魏王党",公然与太子夺嫡。
如此情形,让李承乾危机感剧增,在谋杀李泰的图谋失败后,李承乾干脆铤而走险,联合李元昌、功臣侯君集等人,准备抄老爹当年玄武门之变的"作业"。
太子谋反,这个储君是不得不换了。李泰本以为储位手到擒来,这时候却有一人突然挡在了他的面前,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长孙无忌!李世民在位中后期,在朝政上最为倚重的就是长孙无忌,他的支持可谓举足轻重。
早已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长孙无忌,当然要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魏王李泰身边,已经聚集了一群少壮派,一旦李泰上位,长孙无忌只能回家养老,权欲极大的长孙无忌怎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于是,长孙无忌是看中了年纪尚轻,又在朝中没有多少势力,跟容易控制的晋王李治。
面对这个半路杀出的竞争对手,李泰一面威胁李治,一面又在父亲面前赌咒发誓,说一旦自己做了皇帝,临终之时必然杀掉自己的儿子,让弟弟李治即位。
这真是昏招迭出!一方面,李泰向父亲表决心的话,被褚遂良揭穿:"连自己儿子都要杀害的人如何可能让位给弟弟!"另一方面胆小的李治,又将哥哥的威胁告诉了父亲。
就这样,李世民终于回过神来,如立李治,则李承乾、李泰都能保全;如立李泰,恐怕另两个儿子难逃杀身之祸!
那这些动乱,和李恪又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李治这孩子从小胆小懦弱,要说当个太平王爷没什么问题,真要把江山交给他,李世民还是犹豫的。父亲都喜欢跟自己像的儿子,这时候,他把目光投向了文武双全、"英果类我"的李恪。
但长孙无忌得知后坚决反对,振振有词地说:"太子无过,岂可随意废立?"李世民想想也有道理,也就不提这茬了。
就这样,李恪算是跟长孙无忌结了梁子。
按理说李恪原本跟皇位没有关系,可能也根本没想到自己能成为太子的候选人。但是,一旦知道了这件事,就多少有些意难平了。而阻碍自己成为太子的长孙无忌,当然就会被他在心里骂上几万遍。只不过以李恪的能量,无法跟当朝第一权臣抗衡,所以他也没采取什么实际行动。
然而,长孙无忌可不是那么想的。在他眼里,李恪必然深恨自己,因此必须找机会将其除掉,免得将来成为心腹大患。
机会说来就来。
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死后,长子房遗直与次子房遗爱争夺爵位,最终当然是更年长的房遗直继承了梁国公爵位。而房遗爱的妻子,李世民第十七女高阳公主一直心中不服,就在李治即位后的某天,跑到哥哥那边,诬告房遗直非礼自己。
公主被"性骚扰",那还了得!这时候,长孙无忌突然主动请缨担任此案主审。长孙无忌会关心性骚扰这种屁事吗?当然不会,他根本没打算往那个方面审。
要知道,房遗爱当年可是魏王一党,自己拥立晋王,早就看他们房家不顺眼了。在长孙无忌的精心策划下,一个普通的性骚扰案被升级成了谋反案。
实际上,有没有谋反根本无法考证,可在不断的屈打成招之下,吴王李恪、江夏王李道宗、侍中宇文节、名将执失思力等重量级人物都被牵涉其中。最终,这些人或被杀、或流放,李元景、李恪二人被赐自尽。
这就是李恪的一生,他没有打过什么胜仗,没有写过什么名篇,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父亲的一句"英果类我"。但是也就是因为自己太像父亲,莫名其妙卷入储位纷争,最后惨遭长孙无忌毒手。
而成为新君的李治,却无法控制妻子武则天权势的不断膨胀。人们谈及这段历史,不免想象,如果当初即位的是李恪,或许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其实,历史无法假设,李恪如果真的即位,未必能做的很好,也难保不会出现另一个武则天。只不过,因为对他的同情和对李治、武则天的不满,读者们自动将李恪的形象完美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