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指的是哪六世,都有哪些功绩?(7)

2024-05-28 07:22  360kuai

秦昭襄王(前325~前251)初尝"称帝",打响统一六国的前奏

秦昭襄王是秦武王同父异母的兄弟,由于秦武王无子嗣,所以在他死后,几经周折,王位落到了弟弟嬴稷手中。嬴稷是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的君王,也是发动战争最频繁的一位君王。尽管前期由母亲宣太后主政,但是依然没有影响秦国兼并六国之进程。

从公元前301年到前297年,秦国连续四年进攻楚国,占楚国八城,迫使楚国不得不再次联合韩、赵、魏、齐、宋等国共同对抗秦国。 公元前294年,秦昭襄王派白启、向寿伐韩。次年,白启击败韩魏联军,斩首24万,夺五座城池。 公元前291年,秦昭襄王派白启出征魏、楚两国,夺取魏国垣、宛二城。随后,秦昭襄王又派司马错进一步碾压魏国。魏国无力抵抗,只能向东退守,秦国的势力范围不断向东延生。 公元前288年,志得意满的秦昭襄王以"西帝"自居,结果引起"东帝"齐湣王的不满,于是集结六国联军攻秦。昭襄王马上放弃帝号,而齐国又成"众矢之的"。 公元前285年,秦昭襄王派大将蒙武攻打齐国,夺九城。随后,秦国又联合燕、韩、魏、赵、楚攻打齐国,结果齐国被燕国攻占70余城。由此,齐国走向衰落,直到秦始皇发动全面统一战争时,作为最后一个被灭亡的国家,再也没有恢复元气。 公元前284年,秦国再次攻打魏国,兵锋直指魏都大梁,幸亏赵国及时援助,才使魏国摆脱灭亡的危险。 公元前282年,秦国又将矛头对准赵国,连下赵两城。前280年,白启夺取赵国光狼城。与此同时,秦昭襄王又派司马错开辟南部战场,占领楚国鄢、邓二城。 公元前278年,白启占领楚都郢,改设南郡。一年后,秦国又在楚地设黔中郡。 前266年,秦昭襄王施行"远交近攻"策略,派大将白启不断攻打韩国,战城20余座。之后,由于韩国以"上党郡"在秦国与赵国间挑起事端,长平之战爆发。最终,赵国折损兵马40余万。 长平之战结束后,秦昭襄王派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此时的六国势力已经被大大削弱。 公元前256年,秦国再次出兵韩、赵两国,均大有斩获。随后,感到岌岌可危的周赧王联合其他国家,再次围堵秦国。结果,联军很快土崩瓦解,周赧王献36城及3万人口向秦国投降。不久,周赧王去世,周朝灭亡,九鼎之八鼎被运到秦国。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在他在位的50余年里,秦国用高频率的战争打造了统一六国的坚实基础。因此,秦昭襄王成为秦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君王之一。昭襄王之后,太子安国继位,是为秦孝文王。而秦孝文王在守孝一年期满,继位仅三天便去世,介于他在位期间没有功绩可述,所以以下不做罗列,直接过渡到秦庄襄王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