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载入正史的乞丐,被光绪帝亲赐黄马褂,死后万人送葬哭声震天!(2)

2024-03-23 13:02     360kuai

病好之后,武训痛定思痛,觉得自己被他人肆意欺负的根源就是未能接受良好教育,于是他萌生了兴办义学的念头。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二十一岁的武训开始了他的办学计划。为筹措办学资金,武训在邻近各村表演过扛鼎、大刀破头等杂耍,但赚不了什么钱,于是武训就捧着破碗四处乞讨。有时候武训从大户人家捡到遗弃衣物,他从来不穿,而是立马洗干净拿去变卖,换成银钱后以资助乡学建设。至于他自己,则长期吃着糠咽菜或者捡拾剩菜剩饭,不肯多花一分钱。在行乞过程中,武训也曾也在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当过收麦工或背煤工等小工,其目的都是为了攒钱。

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年近半百的武训经过数十载"乞讨",已经积累起一笔数目可观财富,完全可以建立私塾来帮助穷困儿童学习。于是武训回到老家堂邑县,建起当地第一所义学,名为"崇贤义塾"。义学建成后,武训亲自前往当地举人家中,跪请举人老爷们任教,乡中举人和秀才听闻武训的事迹后,纷纷答应抽时间到义塾免费任教。

师资问题得以解决后,武训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生源问题,他规定"崇贤义塾"原则上只招收贫寒人家子女,不仅免去学生所有学费,还提供免费膳宿。由于当地农户农事繁忙,很多人舍不得让孩子脱产读书,义塾开办首届只招收到50名学生。但这并没有让武训气馁,他专注于学校管理,对学生非常尽责,时常于夜间前往义塾巡视,察看学生有无异状。对那些用心教导学生的老师,武训甚至会叩跪致谢;看到学生贪玩,武训则谆谆劝勉。师生受到其感召,更加努力上进,私塾风气之纯正一时响彻乡里。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