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嘉靖不同意,坚决要尊自己的父亲为皇考,还要进太庙。还不惜殴打大臣,酿成流血事件。这就是著名的"大礼仪之争"。最后这些老臣们拗不过皇帝,只好妥协,让嘉靖奉自己的父亲为皇考,奉明武宗朱厚照的父亲明孝宗朱祐樘为皇伯考,这才告一段落。
但是呢,这个嘉靖要把其父亲的牌位放在太庙,这又是一个大难题。因为,自古有规定"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也就是说,天子的太庙只能放七位皇帝,而且作为开国之君是一定要在太庙的,剩下6位六个位置就要遵循 "亲尽则祧"。" 亲尽"就是说,超出了与现任皇帝的亲缘关系,牌位就要被扔出太庙。
那么当时的情况,嘉靖皇帝要把父亲搞进来,那么必去掉一位,按照亲疏远近的关系,朱元璋不能动,那么最远的就是朱棣了。嘉靖皇帝正准备将朱棣牌位扔出太庙时,这些大臣那都是哭天抢地啊。朱棣那是何等的牛皇帝,敢动他的牌位,那还不大明江山不稳啊,因此,说什么也不同意。
本来朱棣死后谥号是: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这时大臣不得不要给其改庙号,因为按照礼法,被称为祖的,那是不能动的,于是朱棣谥号改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则改为"成祖",这才把牌位保了下来。
那么既然朱棣的牌位动不得,那只能动下一位了,下一位就是朱棣的儿子朱高炽,这位皇帝做太子时不受待见,在位一年就死了,可谓是十分可怜的皇帝。这个时候也是柿子捡软的捏,朱高炽的牌位被扔出太庙,放在了后殿角落里面。而嘉靖顺利封自己的父亲兴献王成了明睿宗,于嘉靖二十九年入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