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经过我们三易生活的实测发现,这个功能并不能对所有的网站都起作用。因为其主要针对的是那些第三方的用户跟踪代码服务商,比如Facebook、Olytics、Vero、HubSpot、Marketo和Drip等,他们的跟踪代码更加"强力"、且跨网站存在,所以更有被遏制的必要。相比之下,诸如前文中所讲到的这类,由网站自行开发、且不与其他企业共享的网页跟踪代码,目前还不能被火狐浏览器自动识别和删除。
当然,站在那些网络信息服务商的角度来说,他们可能也会随之"升级"自己的用户行为跟踪技术,开发出新的代码、新的用户识别手段。但不管怎么说,至少从目前来看,Firefox所提供的这一功能让用户在保护自身隐私这件事上,可以说是成功扳回了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