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早些时候,俄罗斯政府为挽救卢布采取了多方面举措,极尽所能地在多个场景提升卢布"存在感"。其中,"卢布结算令"毫无疑问是最具影响力和立竿见影效果的代表。
在3月底,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与"不友好"国家和地区以卢布进行天然气贸易结算的总统令。自4月起,俄方在向"不友好"国家和地区供应天然气时改用卢布结算,随后,俄罗斯政府还将这种结算模式推广到了其他更广泛的贸易领域之中。
通过对"不友好"国家实施的强制"卢布结算令",卢布在俄罗斯对外贸易中的结算需求明显增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卢布的惊人升值被克里姆林宫引用为西方制裁不起作用的力证。通过本国银行交易,俄罗斯央行掌握了外汇收入,减少了外汇资产被西方冻结的风险,同时也使得西方国家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卢布波动的风险。
可以说,即使俄罗斯央行目前仍然很难直接干预外汇市场,但俄罗斯对"不友好"国家实施卢布结算令的"亮剑",叠加严格的资本管控措施,依然帮助俄罗斯打赢了过去几个月的卢布保卫战。
而如今,问题似乎到了另一面,面对卢布汇率太强,俄罗斯又能怎么办?
成果丰厚的"卢布结算令"不太可能取消;资本管控措施若轻易解除,则将带来无可预料的动荡风险;而若改变浮动汇率制,在放弃独立自主的外汇政策的同时更是会伤筋动骨。
至于降息,俄罗斯在过去四个月已经累计将基准利率下调了1050个基点,利率也已经回到了俄乌冲突前的水平。但显然,降息压制强势汇率的效果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