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梁太祖朱温:毫无仁义礼智信,礼义廉耻的乱世枭雄

2025-05-16 13:22  360kuai

618年,闻知隋炀帝在江都(扬州)被宇文化及杀害,李渊便强迫隋恭帝杨侑退位让贤,并改国号为"唐",是为唐太祖高皇帝。随后,李渊下令处死杨侑,隋朝皇室宗亲也大多被屠杀。907年,世道轮回,时移世易,唐朝末代皇帝李柷成为任人宰割之对象,唐朝皇室也遭受劫难,皇子、公主、妃嫔、宗室等大多被屠戮。毁灭盛唐帝国的,就是五代十国第一位君主,乱世枭雄,后梁太祖朱温。

那么,埋葬盛唐帝国的朱温究竟是怎样一位人物呢?朱温,安徽人,唐末乱世枭雄,崛起于黄巢起义,后成为五代十国第一位帝王。朱温军事能力强悍,与晋王李克用并称"唐末双雄"。但是,朱温却毫无仁义礼智信,更没有礼义廉耻,儒家思想对他毫无约束力。所以,朱温注定只能是枭雄,无法完成统一大业。

01、背叛上司黄巢,反戈一击,追杀起义军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便陷入宦官专权与藩镇割据之局面,中原大地战火连天,百姓流离失所。乱世,往往造就英雄、枭雄,朱温就是在乱世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后梁太祖,五代十国第一位帝王。朱温能崛起,得益于黄巢起义。875年,黄巢发动武装起义,朱温率部参加,成为起义军一员大将。

880年,黄巢起义军杀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自立为皇帝。朱温,进军关中时作战勇猛,屡破强敌,深得黄巢赏识。881年,黄巢册封众将,赐予朱温同州刺史职务,让他独当一面,阻止唐朝"勤王"军团袭击。同州,京师长安咽喉要道,朱温能镇守此处,可见黄巢对他重视程度。

那么,朱温是如何报答黄巢"知遇之恩"呢?882年,眼看起义军颓势明显,朱温直接向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投降,对起义军反戈一击,带兵围攻长安。黄巢撤离长安之后,朱温带兵追杀,遇战当先,奋勇冲杀。884年,黄巢兵败狼虎谷,被外甥林言杀死,首级送给唐军。

02、朋友雪中送炭,朱温却恩将仇报,毫无仁义之心

俗话说,"在家靠兄弟,出外靠朋友",朋友之间应该讲"义气"。那么,朱温是如何对待朋友呢?朋友雪中送炭,朱温却恩将仇报,置朋友于死地,毫无仁义之心,典型的无赖之徒。

884年,朱温被黄巢军队围攻,便向朋友李克用求助,借助沙陀骑兵击败了黄巢军团。战后,朱温在上源驿设宴,款待李克用。酒过三巡,李克用言辞激烈,得罪了朱温。夜晚,朱温派兵焚烧驿站,围攻李克用,要将其消灭。结果,天降大雨,李克用血战突围,两人从此结下深仇大恨。

901年,宰相崔胤"矫诏",令朱温率兵进京"勤王",诛杀宦官韩全讳,解救唐昭宗于水火之中。朱温此次进京"勤王",将唐昭宗带回洛阳,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目的。就此而言,崔胤有恩于朱温。结果呢?朱温为专权,"矫诏"诛杀崔胤,然后在白马驿设下鸿门宴,诛杀裴枢等30余人,并抛尸黄河。

秦宗权、朱瑄、朱瑾等节度使,都曾在朱温遇到危机时出兵帮忙。结果呢?朱温不但没感恩,还相继出兵夺取秦宗权、朱瑄、朱瑾领地,将他们斩尽杀绝。朱瑄妻子,被朱温纳为妾,朋友之情谊何在。

03、皇帝赐名"全忠",朱温屠杀李唐皇室,取而代之

背叛上司黄巢,对朋友李克用、崔胤、秦宗权、朱瑄、朱瑾等下狠手,朱温将乱世枭雄之"气质"演绎得淋漓尽致。882年,朱温投降王重荣,成为"唐军"一份子,带兵协助唐军攻打长安。朱温率兵投降,唐僖宗非常高兴,于是赐名"全忠",希望他能忠于大唐王朝。朱温,过度解读了"全忠"两个字,朱温眼里没有"忠义"二字,只有权力、利益。

"全",就是"人中之王";"忠",就是"天下中心"。朱温认为,自己就应该是帝王,是天下之主,而不是唐朝臣子。唐昭宗即位后,因朱温战功显赫,屡次带兵"勤王",便任命他为宣武节度使,册封"梁王"千岁。投降唐朝,朱温名利双收,成为人生赢家。

按理说,朱温应该拥戴皇帝,保全唐朝皇室血脉。谁知,朱温不但取代唐朝,还杀死唐昭宗及其9个儿子。908年,朱温下令处死唐哀帝,并大肆屠戮唐朝皇室成员,毫无君臣之道,令人不齿。

04、下属、儿子妻妾,朱温都不放过,三纲五常观念何在

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朱温却反其道而行之。朱温生活作风,不是一般糜烂,下属、儿子之妻妾,统统不放过,最终死于儿子朱友珪之手。张全义,朱温铁杆亲信,追随他出生入死多年,不说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朱温外出巡视,夜宿张全义家。结果呢?朱温看到张全义妻妾、女儿长相漂亮,顿起歹念,便连续住宿几日,将其全部"糟蹋"一遍。张全义好心招待朱温,却落得如此下场,着实可悲。

对张全义妻妾、女儿下得了手也就罢,连自己的儿媳也不放过,朱温实在是令人无语。为满足私欲,朱温将手伸到自己儿媳哪里,丧尽人伦。其中,朱友文妻子王氏、朱友珪妻子张氏,都是他宠爱对象。朱温一群儿子、义子也是毫无羞耻之心,为讨好朱温,夺取皇位,纷纷将妻子献上。如此,朱温及其儿子,一点底线都没有,三纲五常观念,荡然无存。《新五代史》记载:"朱友文妇王氏色美,帝尤宠之,虽未以友文为太子,帝意常属之。"

综上所述,后梁太祖朱温,唐末五代十国乱世枭雄一枚,却丝毫没有半点礼义廉耻、仁义礼智信之心。912年,朱温病重,考虑到几个亲生儿子都不堪重用,不是李存勖对手,便打算让义子朱友文继位。为此,朱温让王氏(朱友文夫人)转告朱友文,让他火速回京,继承大统。结果,消息走漏,张氏(朱友珪夫人)得到消息,并告知朱友珪。

朱友珪得到消息后,怒不可遏,便联合禁军首领韩勍,提前动手发动兵变,杀死朱温。如此,一代枭雄,后梁太祖朱温死于儿子之手。

参考书目:《新五代史》、《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