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动的大厂程序员?35万年薪与35岁危机

2022-06-30 08:42  北京商报

编者按:毕业季到来。对于全国1076万高校毕业生来说,正在经历的,是一个比往年都要艰难的夏天。这个庞大的团队,也成为疫情蝴蝶效应里的一环。稳就业,年轻人重中之重。无论你是谁,来自哪所院校,无论是"宇宙尽头的考公",还是史无前例的考研,灵活就业,当你成为"1076万+"分之一,就业便不再是一个人的故事。

保研失败的小郑,就业之路反倒顺畅。花了一个暑假狂刷算法题,在秋招的时候拿到了多个大厂的offer,和某国产手机大厂签下了三方合同,税后工资包括年终奖将达到35万元。

意料之外背后有不少情理之中。传说中大厂的35岁危机,之于20岁出头的小郑,还很遥远。小郑就读于北京某理工类211的王牌专业--通信专业。"王牌院校+王牌专业"加持的毕业生,依然手握"仙女棒",他们纷纷冲进大厂,把转型和被优化的焦虑残酷地留给中年人。

令人心动的大厂程序员?35万年薪与35岁危机

"上岸"的伏笔

"其实我当时比较希望可以保上研的,我们专业保研率接近20%,并且出国的同学也不少,顺延之后前30%的同学大概也能争取到保研机会。"小郑介绍。然而自己本专业排名前40%左右,遗憾没能顺利保研。

保研这条路上,小郑被挤下了独木桥。小郑就读于北京某211通信方向的专业,该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他所学的方向和计算机技术联系紧密,偏交叉学科。大三下学期,他和同学们一样开始考虑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找工作、读研和出国中进行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