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为什么敢和曹操开战?底气下的两大支柱,孙权也不是弱者(3)

2024-12-14 11:22  360kuai

故而诸葛亮的回答很重要,那就是"豫州军虽败於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也就是说诸葛亮亮出了底牌,现在我们还有着几万人,可以调遣作战。我想孙权是看到了这一点,才确定了刘备的盟友身份。

提前安排

所以反过来再去看周瑜表达态度时的一番话,当孙权询问周瑜有什么对策的时候,周瑜说"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实际上这一句话有一个细节,那就是出兵数量和战争地点,都已经提前被选择好了。这也意味着在开这一次会之前,最起码周瑜也是有过考虑的,但我认为这一次考虑可能不是周瑜一个人,而是包含了鲁肃、孙权和诸葛亮在内的集合。

原因是夏口属于江夏,并不是江东的地界,如果没有联盟,安插士兵和战场,怎么会安插到别人的地盘上去呢?所以这一定是在孙权和周瑜已经确定了联盟之后,和诸葛亮等人一起讨论出来的方案。而且在人数上也有考究,江东并不是只能调集三万兵马,也不是仅剩三万水军,而是想要和盟友保持一致。如果全力在江东,那么江东也就没有和刘备联手的必要了。

所以基于这两点,孙权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态度,和曹操开战。但从侧面上去理解,也可以看到孙权入主江东的难度系数多大。从表面上看孙权的权力来自对兄长的继承,而且在之后又是靠着周瑜等大都督的努力称帝,这也就让很多人忽视了孙权的能力所在。实际上孙权不如刘备和曹操亮眼,就在于所处的位置不同,曹操有汉献帝作为王牌,对地方豪强和士族都有着天然约束力,刘备则是赤壁之前还没有到成为军阀的程度,压根碰不到士族牵制的程度,反而是孙权,从十八岁继位到后来,一生几乎都在想着怎么摆脱士族的控制,怎么去消灭豪强,所以曹操和刘备是对外的压力,孙权则是对内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