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国中的猛将军,不得不提到毋丘俭,虽然他获得了赫赫战绩,但是人们却不怎么知晓。也禁不被人知晓。毋丘俭的一生两次攻打高句丽,并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在新城之战中,打败吴军。可是他最后的结局不禁让人伤心,唏嘘不已。
话说,三国时期魏国为了攻打辽东的公孙渊,和高丽结成了同盟。但辽东被灭亡后不久,高丽即违约,出兵进攻辽东,想要攻打中国。曹魏大将毌丘俭临危受命,两征高句丽,烧毁丸都,高句丽几乎灭亡。毌丘俭北征高句丽的时机,他的出兵时间与曹爽发动入蜀战役的时间大差不差。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曹爽大权在握,威风八面。一方面亲自带兵主力进攻西南,另一方面命令自己的部下毌丘俭进攻东北。即使曹爽在兴势被王平打败,烦恼的头昏脑涨,但是毌丘俭却光荣的完成了曹爽给他的使命。他带着几十万的士兵在敌人的地盘战斗。打了数场激烈的战役,高丽差一点就要亡国。并且这场战斗使得从此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东北再无兵乱。可是中国对朝鲜势力的征讨竟然就这么结束了。因为魏国后来陷入了深深地内乱,加上后来毌丘俭叛变,司马家一家独大。蜀国的姜维接替诸葛亮,七出岐山,北伐曹魏。于是乎中原不能顾上高丽,私认为这是母丘倹的间接原因
众所周知,《三国志》是在西晋时期成书的,而在西晋初期,王凌毌丘俭诸葛诞邓艾钟会这五个将领都是拿来当反贼典型的。所以作为晋臣的陈寿把这五个对司马家不忠的人汇聚在一个传里也没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