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连锁产业专家文志宏表示,在暂停堂食期间,餐饮企业也调整思路推出多项举措,例如增加外卖、直播带货等,这也从一定程度上为餐饮企业补充了业绩。不过,并非所有餐饮企业都适合继续发力这些业务,餐饮企业还需根据自身品牌定位、产品结构和商业模式等,进行综合考量后再做决定。
防疫硬要求与软着陆
随着餐饮经营单位有序开放堂食服务,有关部门也强调了相关防疫措施。北京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丁剑华介绍道,餐饮企业需要严格执行进门查验工作,每一位消费者进店均应扫码测温、持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规范佩戴口罩等,即便外卖人员进入取餐也要测温、扫码、佩戴N95或KN95口罩。同时,餐饮门店还应提倡隔位就座、叫号等候、非接触式点餐等。餐饮门店还要保持门店环境清洁,按规定消杀。
北京商报记者也注意到,肯德基、喜茶、和府捞面、海底捞等多家餐厅都需要扫码登记、测温、出示核酸证明等,骑手进店同样需要完成这些环节。店内还摆放着免洗洗手液、酒精等消毒用品,门店工作人员也佩戴着口罩对店内消毒。此外,为了实现隔位就座,餐饮企业更是各出奇招,肯德基店内桌上贴着"请间隔就座",北京胡大饭馆用辣椒、小龙虾玩偶隔开消费者,海底捞则是用了毛巾叠放而成的"天鹅"。
"烟火气的回归是需要循序渐进的,目前门店还是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控制人流密度,保证顾客之间的合理就餐间距。如果出现了排队的现象,消费者们也非常理解,像有的消费者等不及就直接自提回家或者叫外卖。"杨浩介绍道。
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表示,堂食恢复后,餐饮企业需要更加注意食材采购、库存备货、食品安全,以此维持良好的品牌形象。不过,餐饮企业在堂食恢复后依旧需要加强线上经营业务,以此来提升品牌综合实力。赖阳也建议道,可以在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和相关政策的前提下,适度开放部分户外餐饮经营,使消费环境安全更有保障。
北京商报记者郭缤璐张天元/文并摄
企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