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这是很有效的。虽然朱允炆这一朝,他没保住皇位,被皇叔朱棣给夺了。但比较起来,明朝是所有朝代中皇子相争程度最轻的,像清朝那样的"九子夺嫡",在明朝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也就减少了朝局的动荡。
虽然也有万历朝的"国本之争",但那是万历帝和大臣之间的斗争,和两位皇子关系不大。最终万历没斗赢大臣们,选了不喜欢的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这都是因为朱元璋定下了"祖宗家法"。
不过,虽然不满意,朱元璋还是为朱允炆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只要他按步就班,也能保一生平稳。可这世上最怕的就是没能力还要瞎折腾,最后把自己折腾没了。
总之,朱元璋选择朱允炆为皇太孙,不是喜欢朱允炆,而是出于巩固皇权的考虑;传孙不传子,则是为了维护"嫡长子继承制",减少皇家骨肉相残的可能性,避免朝堂动荡和内耗。从长远来看,他的目的达到了。
但这里存在一个比较有趣的问题,如果只看礼法,朱允熥更应该是皇太孙。可见礼法和皇权比较起来,朱元璋更看重的还是皇权,或者说,礼法本就是为皇权服务的。
参考资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