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能否成为新的世界工厂?永远不可能取代中国!(2)

2022-05-30 14:40     中国经济周刊

朱涛说,2019年投资之初,越南当地人力成本相比国内确实有比较大的差距,比较便宜,"现在上升比较快了,这部分慢慢失去它明显的优势"。

"很多人说越南就像中国的20世纪90年代,根本就不是,完全是反的。"郭林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其越南北宁工厂2018年的时候,就招不到工人了,"2018年招工是怎么招?介绍到工厂,招一个就给500块钱人民币介绍费"。

因新冠肺炎疫情,郭林海的工厂一度封控停工,今年2月解封之后,招工比2018年更难。郭林海说:"厂子开工招不到工人了,怎么办?最高的时候,一个工人过来,奖励1000块人民币,才把厂里的员工召回了一部分。"

郭林海介绍,其工厂普工工资平均2800元人民币/月。曹明莲的家居厂员工工资水平约3000元人民币/月。

普工如此,管理人员工资水平更高,上升速度更快。郭林海说,办公室人员包括翻译、财务,工资是6000元人民币/月起步。

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全兴介绍,公司在越南布局已有10多年,"越南员工的工资10年间应该增长了五六倍"。他分析,越南的短板就是人口基数比较小,各行各业发展起来以后,企业互相竞争,很快就出现用工荒、招工难,"越南的工资和福利上涨太快,这是它竞争力下降的一个主要因素"。

越南官方数据称,2022年一季度部分地区出现用工荒,缺口约12万人。

接受采访的多位企业家认为,越南制造赶不上中国制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越南员工的勤奋程度。

曹明莲分析,越南受法国统治100多年,越南人比较享受生活,工作中懒散一点,以前"从来不加班的"。

"年轻人都不怎么干活的。很多20多岁的小伙子,在那里一瓶啤酒就一上午或一下午。"郭林海说,有时候,越南员工因为一场足球赛就要请假,为此,工厂不得不预备更多的员工。"我有个朋友在那里开电子厂,需要150人,他就招165人,按每一天10%的人请假准备。"

刘勇则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其越南员工"晚上回家以后看到工厂领导的电话一般都不会接的",上班的8个小时工作效率比不上中国,"我举个例子,相同的产品、相同的时间,他们生产出来的数量要比国内大概低15%~20%"。

刘勇判断,越南的劳动力成本会越来越高,"我预计在3到5年以内就会达到中国的标准,所以它的劳动力优势会一去不复返"。

不光是越南,缅甸、柬埔寨这些东盟国家的工资水平同样快速上涨。

许小锋说:"2012年,我们去柬埔寨的时候,普工的月工资水平是36美元,确实很便宜,到现在已经上涨到195美元,算上加班和福利,实际上发到工人手上的工资就达到250美元。如果是管理人员,那从700美元到1000美金不等,我们在那里的工资是不低的,非常高。"

"原料、设备都是从国内进口的",中国供应链优势不会变

人工成本上升吞噬了企业的利润,供应链问题更让不少企业头疼。

"我的工厂需要的一些材料、辅料全部是中国过去的,包括厂里煮饭的电饭煲,全都是中国过去的,光是运费增加的直接成本,比如,不锈钢运费从东莞到越南河南省就要3块多钱人民币每公斤,就增加了10%的成本。"郭林海说,"我们的产品要电镀,那边的成本也是东莞的1.5倍。整体算下来,最少要增加10%的成本。"

朱涛也说:"从中国过来的原材料有很多,像一些包装材料、原材料在这里(越南)是没有的。另外像工业辅材、胶水、锡膏这些在当地也是没有生产的,都从国内进口。"

三星手机的配套商许安华说,越南生产的难点之一确实是物资的配套,所需要的物资很多在当地都没有生产或者很难买到,要从外面进口。"现在有所好转,改善了一部分,但也没有完全替代,很多比较中高端的工业用品,还得从中国进,越南那里没有或者是贵。"

越南显然希望改变这种局面,办法之一是逐步提高原产地标准。

刘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越南产品出口欧美等地要享受关税优惠政策,就必须获得原产地证明。"这个审核越来越严格,我们刚来办厂的时候,只要在越南本土采购在25%以上的,就可以拿到原产地证书;第二年是30%,今年是改到了35%。"刘勇说,这会让其采购成本提高10%左右。

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在东南亚的布局主要集中在越南、柬埔寨、缅甸和孟加拉等地,且以越南为主。该公司总经理杨全兴说,在2019年时原材料从国内进口占比百分之八九十,但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越南设立了纺织面料、纺织印染、成衣绣花等工艺的工厂,以及纸箱、辅料等各种配套企业,所以从中国进口原料的下降速度越来越快,对中国供应的依赖也在不断下降。

许小锋则认为,东南亚当地纺织服装企业目前大部分还是来料加工阶段,"实际上就是中国的面料、辅料、原材料出口到越南、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在当地裁剪、缝制和包装"。

许安华则说:"有一些像电路板之类的,可能前期我们会在国内采购,但后面我们还是会优先寻找本地供应商,去了那边就要尽量地本地化。"

刘勇认为,未来,也许会形成一种新的产业格局,就是国内负责研发与零部件制造,东盟国家生产组装,再出口到世界各地。

曹明莲也说,像做鞋的,开发设计仍然是以中国为主,开发完了之后,配件仍然还是在中国采购。

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恩凯控股董事长沈功灿则认为,越南可能在轻纺、电子组装产业部分环节上实现供应链替代,但不太可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未来,一些关键原材料的生产还是会留在国内,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掌握着市场、资本和供应链的话语权。

朱涛表示,从整个工业配套来讲,全世界就只有中国做到极致了,从成本效率、供应的速度到供应品类,除了中国以外,其他地方都很难做到这一点。

事实上,中国是越南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今年一季度,中国对越南出口额为276亿美元,是越南最大的商品进口市场。

越南永远不可能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惠州三星曾是三星电子在中国最大的手机生产基地,2019年9月关闭。

综合成本比惠州高,"我是亏了钱回来的":赚钱的只有20%,剩下的80%都亏

郭林海2018年准备去越南建厂的时候,当时在越南已经营6年的刘敏生却劝他不要去。

刘敏生说,在越南这么多年,他手机里存着5000个在越南的中国人手机号码,"赚钱的只有20%,不赚钱的40%,还有40%是亏钱的","我2019年就撤回来了,亏了钱,现在那边还有一点点业务,也是不赚钱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单价打得低。"

这并非刘敏生一个人的印象。许小锋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越南、柬埔寨的成本都在上升,"一件衣服在那边做比在中国做,FOB价格有时候还要贵。这样一来,单纯的加工环节并不赚钱,只有那些拥有上游面辅料优势的龙头企业才能够实现盈利。"

"我觉得在东南亚开一家纯粹服装加工厂是很难盈利的,只是给当地增加就业,创造税收,从我了解的情况看,我们在海外投资的服装加工厂100家有20家能盈利已经很不错了。"许小锋说。

许安华认为有亏有赚很正常:"我身边有一些开塑胶厂的朋友,他们过去的时候也没有做好,最后亏了回来的也有。毕竟去国外经营,跟国内的很多观念、方法都是不一样的。"

一开始,郭林海的投资计划只有数百万元人民币,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后面就不断地投入,到现在接近2000万元。"郭林海说,到了越南之后,各种现实困难慢慢就浮现出来了。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