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马倥偬的明成祖,为何要五次率军亲征蒙古主要在于这几大原因(4)

2023-12-24 08:42     360kuai

朱棣自身勇武刚毅,好大喜功的性格

朱棣本就是从行伍中走出来的人,经历过这么多苦难,也造就了他的这种恢弘博大的性格。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六次离开北平出征边疆,本作为一国之君的他,这些征战沙场的事情只要交给其麾下的大将去做就可以,但他还是金戈铁 马、亲历征战,这也就培养了他勇武刚毅的性格,有"欲威治万方"的抱负。朱 棣的一生有过多次壮举,除了这五次亲自远征蒙古以外,朱棣曾派遣麾下宦官郑和为正使,王景弘为副使,率水手、官兵共计27800余人,乘"宝船"六十二艘,远航西洋,先后七次出海远航,经过三十多个国家扩展朝贡贸易、宣扬明朝国威等目的。这也是他好大喜功的表现。吕抚曾这样评价朱棣:"上文武全才,宽严并济,用兵应变,机智如神"。

郑和

结果和影响

一件事,不管做得好与坏,其给后世带来的影响都是双面的。从正面来看,朱棣这五次亲征蒙古,削弱了蒙古各部势力,造成蒙古各部落都安顺归附与纳贡的局面,并且巩固了边疆的地位及维护了边疆的安宁。从反面来看,这几次北伐蒙古给当时的人民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亲人失散、温饱也不能保证成了百姓们的噩梦。而且接连的战争导致蒙古的经济几乎崩溃,当时国库空虚,财力大减。朱棣第一二次出征都是五十万兵力,第四次是三十万,其余两次都是十万,这就是所谓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连年用兵导致的国力枯竭,就连永乐年间的官员俸禄也直接减去一大半,更别说老百姓的日子。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