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介绍一下"易京之战"的环境,就是公孙瓒精心设计的大本营易京。当初在当地有一种童谣,叫:"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惟有此中可避世。"因为这个童谣,公孙瓒就把自己的大本营建立到易县。易县属于冀州河间郡,不过位置也比较偏北方一些,与涿郡很近。公孙瓒在与袁绍的战争中处于下风,又听信"惟有此中可避世"的童谣,决定建筑坚固的易京,囤积足够的粮食,坐观天下形势变化而已,是一种比较消极的想法。
公孙瓒建筑了至少十层壕沟,在这些壕沟之间堆积土山,都是五、六丈高,上面建筑城楼保卫;在这些土山中心有一个最高的土山,足有十丈高,这是公孙瓒自己居住的地方,用铁门封锁,男子超过七岁以上不允许进入,文书等办公用品都悬挂而上,令身边的妇人大声说法宣达命令,囤积了三百万斛的粮食。另外根据《后汉书·孝献帝纪》中的记载,易京还有"其城三重,周回六里",可以说公孙瓒的求生欲非常强了。
在建安三年,袁绍开始进攻易京,"易京之战"爆发。在这个过程中,公孙瓒分布在外的一些将领无法对抗袁绍的军队,而公孙瓒本人又不轻易救援这些人,公孙瓒自己的说法是不能让他们产生依赖性,小编认为公孙瓒大概是害怕了,有些意气消磨。这么做的结果就是这些军队要么被袁绍击败,要么直接投降袁绍,不为公孙瓒卖命。于是袁绍轻松地来到易京的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