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秦人都好武,历史上惠文王便是例外(3)

2025-04-17 07:22  360kuai

他后来又用朝廷建立"四方馆"专供来自列国的策士们辩论,馆子刚一建成便吸引了秦国国境内的许多寒门子弟和门客们前来一观,他们在馆内谈论列国的发展形势和各国实行政策的特色。他们的主要谈论点是哪个国家即将要攻打哪个国家,而那个被攻打的国家将要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应对。虽然现在我们听起来这些话题都是茶后谈资,但是在那个时候,策士们在馆内可以和其他辩士争论一整天,也不罢休。我们现在可能会认为这些人很闲,不好好在家种地,在这里跟人"吵架"。但是当时因为战乱,稍微有些文采的人便想被国君看中,然后飞黄腾达。但是机遇确是少之又少。不过从四方馆中出来的人才被秦王所重用的确实还有许多。张仪便是个例子,张仪在四方馆中以他嘴不饶人和特殊的辩文而被惠文王赏识。张仪的起步官职就几乎和当时秦国的大良造可以平起平坐,这样的一入官便封为高官的,在秦国历史上确实很少。最奇葩的是,张仪他生性古怪,言语张扬无状,但是偏偏惠文王就是喜欢这样另类的人才,留入宫中重用,并且还赐他可以免冠上朝和随意在朝中发言。那么他的才能又怎么会让惠文王所赏识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谈一下。

当时秦国面临一个攻韩还是伐蜀的问题,朝堂上官员们僵持不下各立一派,使得当时的惠文王也是焦头烂额。会龙王便想出了一个法子,他命令自己的儿子们到四方馆内去听策士们的辩论,并且做一下选择。当时的张仪挺身而出,对秦王说,在秦国国内赞成攻打韩国的人比较多,那么列国就可能以为秦国会去攻打韩国,如果我们反其道而行之,掉头改为攻打蜀国,那么就能打的蜀国出其不意,从而致胜。张妮仪一番话让秦惠文王不再犹豫,当即出兵攻打蜀国。并且大赞张子的技法妙!当然他在位期间不仅仅是文化、法律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军事方面他也十分重视。

他在位期间不断的对外扩张领土。使得秦国成为了列国中的第二大强国。而且他还收复了当时离秦国最近的蛮夷之族--义渠。由于义渠人的归顺使得秦国的军队能够习练马上打仗的技巧,当时他鼓励义渠将士来到秦国教秦人马背上打仗的技巧,并且还给他们许多谋略之策。而作为交换,秦国需要每年拨给义渠人粮食助他们度过饥荒。就是这样利害共存的关系,使得秦和与义渠共同发展,当然这离不开他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