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摄制组从导演到编剧乃至演员,功底太糙,起到了反作用。导演编剧等通过作品展现出来的内涵影响观众,观众通过市场认可影响导演编剧等对作品加工的取舍。现阶段神剧泛滥其实也还是多方面互相影响的结果。随着国家强盛,一方面思想文化的累积会提高创作者的水平,另一方面民众教育水平的提高会降低"雷剧""神剧"的市场认可度。
三国演义,水浒传本身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加工而成,也就说民间版本很多,罗贯中,不得意的文人,中国历代文人地位最高的是哪个朝代?宋朝,宋朝天子姓赵,这是罗贯中选择一吕二赵三典韦的原因。另外,宋代,是评书最盛行的时代,三国演义里恰恰有那么一个武将恰巧姓赵,讲书的不使劲吹才怪,你要是公然讲赵将军是个垃圾,不行,估计得掉脑袋,别忘了,扎们的太祖爷以前不是赵将军吗?不仅要把赵云写得无比猛,还要把赵云的忠突出来,为什么,大宋天下怎么来的?不是赵将军造反夺了柴荣的天下吗?
所以在宋代开始,朝廷开始吹赵云,民间开始神话赵云。一个不得意文人,多么怀念宋朝文人的地位,于是他,罗贯中整合民间故事时候有了他自己的选择。否则,三国时期,怎么没见敌人说赵云多么的厉害?罗贯中作为一个读书人,在演义中塑造了一个无所不能的诸葛亮形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但是既然是乱世,就必须要相应的塑造一个拥有完美形象的武将,那么这个武将选谁呢?
作为一部几乎以蜀国视角写就的书,这个武将必须出在刘备手下。关羽?不行,太傲了,尽管忠义无双,尽管勇武无匹,但读书人最讨厌的就是关羽这种武将。一介武夫有什么好傲气的?张飞?也不行,太粗了。形象不好,脾气暴躁,再怎么勇猛也不是读书人喜欢的那种。马超,黄忠?跟随刘备太晚了,资历不够。算来算去,赵云是最佳人选。而且根据赵云本身的实力和战绩,他也是最容易塑造的一个,只要稍加修饰,并不需要太多的虚构。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我是梦与君魂,一位热爱历史的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