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之所以要顾全面子,不坚持南迁,也是有他的底气(2)

2025-08-26 14:02  360kuai

当时,明朝面临的情况崇祯皇帝心里也有数,所以,对于这个南巡的提议,他也是很感兴趣的。可是,朝廷上一群东林党大臣却坚决反对,他们提出的理由自然是义正辞严,如天子应该镇守京师,在此形势下万不可逃离。崇祯是个死要面子的皇帝,你说劝他南巡是可以的,你说他逃离京师,那他的面子怎么挂得住?

提出南迁建议的大臣,眼看皇帝走不了,就劝太子去南京。可这下崇祯皇帝不乐意了。太子如果去了南京,万一北方形势告急,南方的大臣拥戴太子即位,不管他老子的死活,到那时候可就凉了。这种事情在宋朝的时候就发生过。因此,南迁之事就这样没有下文了。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月初二,李自成率主力誓师东征北京。此时,崇祯皇帝如果决定南迁的话,依然还是有充足时间。不过,皇帝和大臣之间还是在走和不走的问题上相互扯皮,这一扯就把最后的机会都丢失了。

崇祯皇帝之所以要顾全面子,不坚持南迁,也是有他的底气。首先,北京城固若金汤,在明朝历史上曾有多次被敌军包围的情况,但最后都能化险为夷;其次,京城周边有辽东、蓟州、宣府、大同、昌平、密云,共六大军镇,里面驻扎了战斗力强悍的戍边官兵。如果李自成的军队胆敢进犯京师,那么正好可以里应外合,将李自成在北京城外围一举歼灭。

不过,这次崇祯皇帝彻底失算了。首先,想不到李自成的进军速度如此迅速,仅仅过了一个月时间,李自成的部队离北京已近在咫尺了。而且,李自成还派兵截断了崇祯帝南逃的路线,这下崇祯是不要面子也走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