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朴民:汉代“独尊儒术”表象的背后

2024-03-25 06:02     360kuai

自从汉武帝深谋远虑,采纳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日起,儒家学说至少在形式上已经成为西汉王朝的统治思想,确立了自己在当时社会思潮中的核心地位。元帝、成帝在位时,情况尤其如此,经师韦贤、韦玄成父子、匡衡都位至丞相,儒者贡禹、薛广德等则官至御史大夫。公卿之位,以经术进身者始终占有很高的比例。东汉的状况亦大多类似,如桓荣习《欧阳尚书》,好事连连:一门三代为帝王师傅;桓荣学生杨震青出于蓝:一门三代为三公。儒家的身价可谓今非昔比,芝麻开花节节高,这正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儒家学说在社会思潮中的大致定位。

然而,形式与内容之间并不总是一致的,儒学名义上虽然取得了至尊无侔的地位,但是,其在实际政治生活中的贯彻却往往要打上很大的折扣。汉代统治者轰轰烈烈的尊孔崇儒之举,更多的是做表面文章,粉饰太平而已,汲黯批评汉武帝是"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正道出了这层奥秘。武帝、昭帝、宣帝时期,这种内法外儒,儒法并用的特色尤为显著,用汉宣帝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汉书·元帝纪》)!元、成之后,情况虽有所改观,但从本质考察,在具体的政治操作层面上,"霸王道杂之"的做法依然是统治者的主动选择。元帝时匡衡上疏中的内容透露了这方面的消息:"今俗吏之治,皆不本礼让而上克暴,或忮害好陷人于罪,贪财而慕势,故犯法者众,奸邪不止,虽严刑峻法,犹不为变。此非其天性,有由然也。"颜师古注末语称:"非其天性自恶,由上失于教化耳。"这表明当时真正掌握管治资源的是大批"俗吏",他们对"儒学"根本不屑一顾,仅仅凭恃"刑法"治民,而其根源在于最高统治者只是将"教化"挂在嘴上而已,而未能真正落实到政治操作之中。

正因为如此,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真正能以儒家基本原则处理日常政务的,也就是召信臣、韩延寿、何敞等极少数号为"循吏"的官僚,而大部分官吏则通常汲汲于以法刑施政驭民。如薛宣就明白透底:"吏道以法令为师"。这与秦代"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做法一脉相承,如出一辙,可谓是"霸王道杂之"的具体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