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夜读《三国志》,写下一首《剔银灯》,嘲笑曹操孙权刘备

2024-01-24 08:42     360kuai

少年时代读《岳阳楼记》,觉得北宋名相范仲淹忧国忧民,是一位像杜甫一样严肃、正统的文人。

因为在政治、军事和文学上都有极高的建树,并且个人道德无亏,所以范仲淹死后得到封建王朝对文人最高的赞誉与褒奖,谥号"文正"。据说自宋朝开始一直到清朝,得到过这个谥号的人,全部加起来不到40个。

因此他的一言一行,对后人来说几近楷模。以我从前当学生时候的观点,他几乎是一个"没有私人情感"的"古板老头"。直到看了他写《剔银灯》,才见到他的真性情。

范仲淹这一首《剔银灯》,可以算是最早的豪放词。通篇用"口语"创作,一面说史,一面探讨人生意义。借着调侃嘲笑曹操、刘备、孙权,表达自己对北宋政治黑暗的不满。

这首词不仅对后世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岳阳楼记》背后,一位因政途失意而自相矛盾的,真实的范仲淹。

一、《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赏析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北宋·范仲淹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词作意译:

昨夜读完了《三国志》,不禁要笑曹操、孙权和刘备。这三个人雄心勃勃,机关算尽,最后只得了三分天下,简直白忙活一场!屈指一算,得不偿失。不如像刘伶一样,去过醉生梦死的生活。

人一辈子都活不过百年。二十岁以前是呆子,五十岁就成了老朽。真正出色的,只有中间三十年。光阴这么宝贵,你忍心把它系在不靠谱的功名上吗?

给你一品官爵,给你一千两黄金。你再看看自己头顶上的白发,谁又躲得过衰老,买得回青春呢?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这首词写于"庆历新政"改革失败之后,当时的范仲淹已经年近六旬了,"庆历新政"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搏"。

然而,这一场改革,不到一年就被皇帝下令终止了。更为严重的是,北宋朝廷以"朋党罪"追究了大批朝臣,导致范仲淹的许多朋友都身陷牢狱。

在改革刚开始的时候,范仲淹就已经身患疾病。而后改革失败,也就意味着他的政治生涯从此终结了。因此他写下了这一首词,词中流露出"归隐避世"的思想。

他在这首词里,特别提到了"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我们都知道,刘伶好酒是假,痛恨西晋黑暗,不想当官是真。所以范仲淹并不是真想当刘伶,他是借此发泄对当时的不满而已。

到了词的下半阙,范仲淹对人生的意义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他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觉得曹操、孙权、刘备三人的行为是可笑的。因为人生短暂,一个人多半连一百岁都活不到。

《古诗十九首》中说: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人即使活一百岁,有一半的时间都处在漫漫长夜里。即使不睡觉,很多事情也都干不了。

这一百年全都拿来"行乐",犹嫌不够,何况人在二十岁以前,懵懵懂懂,不晓事情,五十岁以后又老了。这里是借白居易《狂歌词》中的说法,"五十已后衰,二十已前痴"。

不过,孔子说:三十而立。绝大多数人在三十岁以前,既没有立下志向,也不懂得将来要干什么。等到了五六十岁,他想明白了,那时候已经疾病缠身,精力和体力都不行了。

所以一个人真正拥有的好时光还不到三十年,只有二十年而已。人生中的"黄金三十年"(按照原词的说法)是多么的宝贵,而刘备、曹操、孙吴选择用这些时间来打天下。

一开始,他们无不是怀着统一全国的理想。可是他们为此勾心斗角了一辈子,最后还是带着遗憾离开了,便宜了司马懿。

范仲淹少年时代"冷水沃面",青年时代踌躇满志,直到五十岁还在为国家征战沙场。如此坚韧地走过五十多年,苦心孤诣,就是为了实践政治理想,结果到头来全都成了梦幻泡影。

"庆历新政"失败后,不但他自己遭到了贬谪,还连累朋友下了大牢。于是他掰开头发让欧阳修看,他说:给我一品大红袍,再赏我一千两黄金,能让我不要衰老吗?

二、"有道则仕,无道则隐"

对于范仲淹在词中体现出来的避世思想,有学者认为这是他"消极"的一面。因此觉得整首词既带"调侃",思想又"消极",所以是不太好。

不过事实上,这种所谓的"消极"思想,其实本来就是儒家的正统思想,它源于中国人的"仕隐"文化。并且当中涉及到"人生哲学"的问题,并不能简单地定说它好或者坏。

"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的思想出自《论语·卫灵公》,儒家的士人们觉得朝廷有道的时候,就出来当官。当他们觉得朝廷无道的时候,就选择"明哲保身",自己避开。

当时的北宋朝廷一团糟,和范仲淹一起搞"庆历新政"的伙伴都进了监狱。他当然可以选择避世隐居,或许这才是智者的做法,至少《论语》里是这样看的。

另外,他在词的最后强调要珍惜人生有限的光阴,也是对自身负责任的一种态度。在这首词中体现出来的疏狂的态度,也正是后来在苏轼词中常见的调子。

只不过苏轼后来的思想,更加倾向于佛道,而范仲淹还没有背离儒家。因为对于归隐,范仲淹一直只是嘴上说说就算了,并没有真正的付诸行动,最后还是过起了半官半隐的生活。

结语

之前看到别人评价苏轼的豪放词,认为苏轼的豪放并不是那种江湖侠客,豪气干云似的豪放,而是文人和修道者的"疏狂"。因为他在政治上不如意时,一直有避世归隐的思想,只想无事一身轻,然后潇洒度余生。

读了范仲淹《剔银灯》,就觉得和苏轼那种"豪放"的感觉非常类似。因为他是第一个"用写诗的方式填词"的"重量级文人",因此说范仲淹才是"豪放词开先河者",真正的豪放词鼻祖。

后来,五十七岁的范仲淹被贬去邓州当官。趁着春天未尽,他去百花洲去与民同乐,看了一回花,回来写词替自己辩解说:

不要怪我一把年纪还在贪玩,功名得失看命运,莺声、蝶舞是上天赐予的。我也不能老是发愁啊,偶尔有一点个人的爱好,不算过分吧。

像三国曹操、孙权、刘备这样的英雄豪杰,他们最终都没能实现自己一统天下的夙愿。有人觉得,最起码他们身后留下了名。但身后的名,对于那些已经死去的人,又有什么用处呢?

这种"身后名",甚至不一定能给他们的子孙带来福荫。而且在他们活着的时候,不但要连年征战沙场。像曹操,还要时常提防别人的暗算,像刘备,还要一直扮演道德完人。

笼络文臣,收买武将。辛不辛苦,累不累人?费不尽的力气,最后带着遗憾走了,便宜了小人。所以一个人有一点个人爱好,懂得享受生活的乐趣,还真的不能说是"消极"。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