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提出这个养廉银的初衷,绝对是非常好的。高薪养廉,这一点谁不想做到呢?可问题是真的能做得到吗?
养廉银子跟火耗多少直接挂钩以后,其实养廉银就完全失去了初衷。因为火耗高的养廉银就高,这岂不就是在助长地方官员们抬高火耗吗?
只有火耗高了,地方官们到手的养廉银才高。那么他们向京官们送去比较高的冰敬和炭敬。京官们得了好处,就会鼓励地方官们收取更高的火耗。
所以清朝中后期高薪养廉的计划,的确是落空了。高薪没有养出一帮清官,反倒是助长了更多人加入到了贪污腐败的队伍中来。
解决办法:养廉银业绩化是不对的,火耗应该规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