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梼杌》
反观宋军在征服蜀国的过程中,却尽显暴虐野蛮。王全斌等宋将率军入蜀之后,军纪败坏,暴行不断,进入成都之后,在一天之内"杀蜀降兵二万七千人",竟然还有"有大校割民妻乳而杀之"这种惨绝人寰的暴行。王全斌等宋军将领入蜀之后,"昼夜宴饮,不恤军事","部下渔夺货财,蜀人苦之",这一点就连赵匡胤都斥其"专杀降兵,擅开公帑,豪夺妇女,广纳货财"。宋军的暴行激起了蜀人的愤怒,"蜀军愤怨,人人思乱"。这样一来,活着的孟昶就极有可能成为蜀中抗宋运动的旗帜。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就打着孟氏旗号,"故蜀人惑而从之"。足见孟昶深得蜀中百姓之心,影响极其深远。
然而,在后世史书中,孟昶又是一个沉溺于酒色荒淫的昏君形象,这又是为何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宋人有意的污蔑丑化。宋人著述中,经常提及孟昶的所谓"七宝溺器",譬如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后蜀世家》说后蜀"君臣务为奢侈以自娱,至于溺器,皆以七宝装之"。《新五代史》虽然并非官修史书,但一直未宋廷官方褒奖,可以代表官方立场。非常奇怪的是,早于欧史的薛居正《旧五代史》却对此事一字未提,可见"七宝溺器"是宋人制造出来的虚假历史。
宋代蜀籍士人张唐英的《蜀梼杌·后蜀后主》称赞孟昶"幼聪悟才辨,自袭位,颇勤于政,边境不耸,国内阜安"。《五国故事》称赞孟昶"颇务慈俭,寝处惟紫罗帐、碧绫帷,褥无锦绣,诸饰居常在内,惟铜装朱漆小辇而已",这哪里还有骄奢淫逸的样子呢?
宋人为了消除孟昶的影响,不仅将其鸩杀,更在历史叙事中将其丑化成荒淫无耻的昏君,历史真相因此遮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