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仁浦的决绝和谋略(2)

2025-03-19 06:42  360kuai

他的谋略还表现在决断大事方面。乾祐末年,隐帝采用武德使李邺等人的计划,杀掉大臣杨邠、史弘肇等,密诏澶帅李洪义杀骑将王殷,命令郭崇杀害郭威。李洪义知道事情办不成,与王殷商量,派遣副使陈光穗带诏书给郭威看。郭威很害怕,召魏仁浦入府谋划,并把诏书给他看。郭威说:"朝廷要杀我,我死不可怕,难道我不为麾下的将士们想想吗?"魏仁浦说:"身为侍中的您掌管着强大的军队和重要藩镇,对朝廷有功。君上听信谗言,图谋杀害忠良,即使你想要表明心迹,又怎能做到,事情将如何对付呢?现在诏书刚刚发下来,外面没有人知道,不如把诏书改为要杀掉全部将士,以此激怒他们,不只能免去自己的灾祸,也也可以为杨邠、史弘肇洗雪冤屈。"魏仁浦是要劝郭威修改诏书,激起将士义愤,实行兵变。郭威采纳了他的意见,临时用留守官印改动诏书给诸将观看。将官们看后又害怕又愤怒,于是在郭威的领导下长驱直入,渡过黄河。郭威称帝后,任用魏仁浦为枢密副承旨,不久又升他为右羽林将军、充任承旨。魏仁浦为郭威谋划了大事,当然要做大官了。周太祖很重视他,即使他在服丧期间也要找他商量国家大事。广顺末年,太原刘崇侵犯晋州,魏仁浦正在为母亲服丧,他的住宅靠近宫城。周太祖徒步登上宽仁门,秘密派遣小黄门召魏仁浦商量事务。第二天,让他重任旧职。周太祖临终的时候,对周世宗说:"李洪义永远给予节镇,魏仁浦不要对他隐瞒皇家秘密。"在周太祖眼里,一武一文非常重要,武将李洪义,文官魏仁浦。

魏仁浦不仅能决断政治大事,还能决断军事谋略。周世宗继位后,授予魏仁浦为右监门卫大将军、枢密副使。魏仁浦跟着周世宗征战高平的时候,周的军队形势很不利,东侧已经被击溃。魏仁浦劝周世宗从军队西侧出动,做殊死决斗。周世宗采纳了他的建议,终于打败了敌人。班师以后,拜他为检校太保、枢密使。朝廷对他大加赏赐,随后他又跟从周世宗平定寿春,被加授为检校太傅,提高爵位,扩大封邑,接着升任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周世宗还要任命魏仁浦为宰相,很多大臣认为他不是科第出身,不能授予他宰相。周世宗力排众议,说道:"从古以来做宰相的难道都是通过科第的吗?"决议用他,让他做了宰相。周恭帝的时候,加封他为刑部尚书。

他的官职很大,任职又多,已经位极人臣,辉煌期全在后周一朝,应该功成身退了,但一直退不了,以至于死在从军途中。到了大宋,虽然朝廷提拔他为右仆射,又给他很多赏赐,但他的黄金期已经过去了,因病休假,两次上表请求退休,得不到朝廷准许。开宝二年春天的宴会上,宋太祖笑着对魏仁浦说:"为什么不劝我一杯酒呢?"魏仁浦捧着杯对宋太祖祝寿,宋太祖悄悄对他说:"朕想亲征太原,如何?"魏仁浦说:"欲速则不达,望陛下慎重。"宴会结束,魏仁浦又收到很多赏赐。朝廷发兵征太原的时候,让魏仁浦从军。魏仁浦在中途患病,返回途中死去,享年五十九岁,朝廷赠他侍中的称号。

宋太祖赵匡胤问魏仁浦话其实是在试探,怕他效仿当年劝郭威那样,劝手下大将谋反。而魏仁浦的对答,堪称滴水不漏。即便如此,宋太祖对他也不放心,让他从军,他那得了病的身体哪能受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