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标杆管仲,曾在齐国变法,为何他的变法没有商鞅的持久(2)

2025-02-08 06:02  360kuai

这四个字可以简单理解为,一切以军事工作为重,一切以军事工作为先。因为前面已经进行了"整风",所以这次的改革虽然受到了一定抵制,但是并没有被中断。而且在前戏中,基层的大多数已经被困在了土地上,而他们要想跨越(jie ceng),只能投身戎马。因此"先军政治"的改革路线开始越走越宽。公孙鞅因为有功于秦,因此被赐予了封地,又因他的封地在商於,号为"商君",他因此也后世被称为商鞅。

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了哪些改变呢?第一,秦国自此以后,以"先军政治"为纲,这条核心基本法再也没变过,第二,商鞅变法把制度作了细化,几乎当时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去"守法",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商鞅的变法,是把秦国变成了了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所以在那个纷争的年代,无望而不利。

管仲改革

管仲的祖上是周朝的宗室,他爹曾在齐国任职,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管仲的家道开始中落,因此他为了讨生活,曾经当过当时最被人瞧不起的商人,虽然他生意做得不怎么样,却因此而结识了他未来的伯乐鲍叔牙。公元前698年,齐国的国王齐僖公去世,管仲和鲍叔牙因为各自辅佐一位王子夺嫡,而站到了对立面。

后来机缘巧合之下,鲍叔牙的辅佐的齐桓公继位,本来作为失败方的管仲应该从此没落,但是因为鲍叔牙的极力举荐,齐桓公就把管仲招到了麾下。当时中原各国纷争不断,而齐桓公也想让齐国脱颖而出,于是齐桓公就开始让管仲改革。管仲的改革,和商鞅恰好相反,如果说商鞅变法是把秦国当成了军队,那么管仲改革,则是把齐国变成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