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手握几十万大军,为何却输给了仅有八百亲兵的朱棣(2)

2023-12-17 11:02     360kuai

朱棣身边的武将能打,文臣善谋,相比之下,建文帝的帮手,就显得有点菜了。黄子澄、齐泰、方孝孺都是饱读诗书的文臣,但并不擅长实践,更不擅长指挥作战。齐泰稍微好点,出的主意都比较中肯,可惜朱允炆不太听他的。黄子澄最大的特点就是出馊主意,关键是朱允炆偏偏爱听他的。黄子澄出的最馊的主意就是用李景隆代替耿炳文。耿炳文是老将,虽然失利了,但是采取的是持久战,时间一长,朱棣未必吃得消。李景隆就不同了,没有实战经验,只会瞎指挥、送人头,还特别小心眼,嫉妒贤能。

听到李景隆为大将军的消息,朱棣简直笑出了猪叫:"李九江,纨绔少年一个,容易对付的!"果然,朱棣稍微用点计谋,李景隆就上当了,屁颠屁颠率领五十万大军攻打北平,结果一败涂地。朱棣攻破大宁,反过来攻击李景隆,李景隆又毫无意外地失败了,只好逃到德州。朱棣攻打大同,李景隆带着军队出紫荆关救援,无功而返。白沟河之战,李景隆集齐了六十万大军,愣是被打得屁滚尿流,白白损失了十万多人。谜之诏令--毋使朕有杀叔父名

说句实在话,朱允炆这条诏令令人很是迷惑。今人一般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朱允炆顾念亲情,不想置朱棣于死地,也不想让自己背上杀叔父的罪名。这无疑是给朱棣一道免死金牌,将士的行动变得束手束脚,朱棣好几次因这道诏令免遭屠戮,捡回一命。第二种,朱允炆一心想置朱棣于死地,但又不好意思明说,只能通过这条诏令暗示手下--你们趁乱把朱棣杀了,到时候就不关我的事了。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