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问题来了,当时泾元军只有5000兵,怎么能闹出那么大动静?长安不是有十几万禁军吗?怎么不保卫京城?其一是,一部分禁军派到外地征战了;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的禁军战斗力非常弱,为何?这责任还在德宗。他当时为了打击宦官,把禁军兵权全部交给了白志贞,但此人是个饭桶。他不会练兵,而且他喜欢收受贿赂,让一些没有本事的纨绔子弟到禁军里当官,有不少有才能的人都被逼走了。这些家伙们就知道吃喝玩乐,把禁军直接带坏,结果禁军不但人数少了,而且战斗力不堪一击,哪是英勇善战的泾元军的对手?所以禁军们一看正规部队来了,立马作鸟兽散。
德宗在逃难途中,当然跟了一帮宦官,其中就有像高力士、李辅国那样有本事的人。当然他们也像高力士当年一样,对落难中的主子非常效忠。这让德宗李适大受感动,不仅对天长叹:唉,武将们还是靠不住啊,说反就反;还是家奴靠谱啊!
完了。之前的皇帝败就败在对武将的猜忌上,他们宁可相信宦官,也不相信武将,所以发生了很多冤杀事件,导致众将寒心。这下德宗经过这场逃难再次陷入对武将的猜忌之中。所以当皇帝再回到长安,就又开始重用宦官了。当时德宗在逃难时有两个宦官表现优秀,一个是窦文场,一个是霍仙鸣,这俩人当时对李适照顾得十分周到,忠心耿耿,让李适对这二人十分感激。然而不幸的是,这俩宦官也是标准的坏种。
窦文场和霍仙鸣在唐代宗时进宫,一直都是服侍太子李适的,本来就是李适的心腹,经过这场大难之后,李适再次感觉这俩人才是自己人,其他都是外人,靠不住。所以李适一回到长安,立马把白志贞的军权给夺了,把禁军又交给了自己人。这样李适对宦官的印象发生了180度大转弯,窦文场和霍仙鸣一夜之间又成了暴发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