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批评让魏惠王醒悟到几十年来的征战,竟然只是为了争取眼前的利益,而实际战果却一点的没有,魏惠王此时醒悟,想要挽回魏国颓势,但为时已晚!
魏文侯统治时期,可谓是人才济济,有吴起、有乐羊、有翟璜、有李悝、有西门豹,文侯不以他们出身之卑贱而用之,因此魏国逐强。并且魏文侯还首创了古代"尊儒"的创举,他拜大儒子夏为师,并且请子夏来到西河讲学,为此开启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河学派"。
"西河学派"为魏国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但从魏武侯之后,人才的流失竟然无法挽回。这些人才都产于魏,但却不容于魏,不得不流亡于他国,帮助他国争霸。先是吴起由魏亡入楚,后又有商鞅亡入秦,孙膑亡入齐。而在魏惠王时期,他也错过了张仪这个绝世大才。张仪,那本是魏国公室庶支之后,跟魏惠王还有亲戚关系呢。
(张仪相秦)
由此可见,不管是魏文侯、还是武侯,都能善于团结盟友,打击敌国,这使得魏国能在战国初期能够坐稳了中原霸主之位。但由于人才的大量流失,魏惠王虽依靠祖宗留下来的老本,和各路诸侯大战数十年,但没有大才指引,导致了魏国目标不明确,决策失当,因此逐渐走了下坡路,最后灭亡。这些事情都值得后世去借鉴!
人呐,不要学魏惠王,得有个清晰长远的目标,然后一步步实现,不要妄想一步登天,咱们先定个小目标,然后努力去实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