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到了魏武侯(文侯之子)继位后期,魏国一家独大,魏国也开始从"团结三晋"向"统一三晋"的思路转变,这让韩赵两国,极为不安。
于是魏惠文王继位时,韩赵两国,利用公仲缓与惠王争位的机会,对魏国进行武装干涉。公元前369年,韩赵联军在"浊泽"这个地方,打败了魏军,并且围住了"魏惠王"。
只是后来赵韩两国意见不统一,于是韩国撤军而走,后来魏惠王也有惊无险地坐上了王位。从此三晋同盟开始破裂,而此时的秦国和齐国也开始强大了起来,战国初期"一枝独秀"的魏国处于了孤立无援的境地之中。
二:魏惠王"盲动主义",没有明确的长远的目标。
三晋联盟破裂,再加秦齐逐渐强大的同时,魏国的霸主之位其实已经动摇,但魏惠王也随即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整。比如在公元前361年,把国都迁往大梁,一是避秦国的锋芒,二是迁都大梁之后,可以加强对东方诸国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