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人:谁在灵活就业?哪些工作岗位最“灵活”?(3)

2022-04-27 09:51  新京报

结合灵活用工人员的性别、年龄和婚姻状况数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发现,两类人群构成了灵活用工人员的主力:一类是30岁以下的未婚年轻人,处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没有需要供养的家庭成员,生计压力相对较小。他们多因积累工作经验、寻求发展跳板等原因从事灵活用工。当然这个群体也不乏缺乏职业规划或偏好弹性工作模式者。另一类是3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已婚劳动者,他们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段,需要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从事灵活用工以获取更高的到手收入。

与此前大家普遍认知有所不同,数据显示,当前灵活用工人员普遍有高中及以上学历。这主要是因为相当一部分灵活用工人员都从事的是与新经济有关的生产和服务性工作,企业使用灵活用工的岗位从基础性、辅助性岗位向专业性、技术性岗位扩展,而且岗位类型的变化也导致对灵活用工人员更高的学历要求。

此外,近年来涌现了一批新兴职业,中国灵活就业人数明显增加,思维活跃、擅长创新的大学毕业生群体成为灵活就业的主力军。公开报道显示,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数据统计,2020年和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灵活就业率均超过16%。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高校就业质量报告数据发现,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灵活就业率均同比增长。而清华大学的毕业生灵活就业率相比去年略有下降,从14.2%下降至13.6%。

2亿人:谁在灵活就业?哪些工作岗位最“灵活”?